臺島資訊

美味魷魚羹 南北大不同

時間:2012-05-07 09:42   來源:東南網

  臺北萬華兩喜號魷魚羹創業數十年,人氣始終搶搶滾。 

  據臺灣媒體報道,魷魚羹是臺灣傳統美食,濃稠湯汁搭配新鮮魷魚、漿制魷魚,既喝得到鮮甜湯頭,也吃得到魷魚爽脆口感,加入油麵或米粉,又變成具有飽足感的魷魚羹面或魷魚羹米粉;全臺大街小巷幾乎都有魷魚羹店家,人氣店家臺北兩喜號、斗六阿國獅具代表性。 

  魷魚羹的作法與口味,南北兩地有差異性,北部習慣加入沙茶與柴魚片,增加羹湯風味,配角筍絲用得很少,幾乎只是點綴性質,部分店家以白蘿蔔丁甚至豆芽菜取代筍絲,蛋花用得很少,湯頭顏色較淡,裝碗後再放進九層塔。 

  中南部的魷魚羹甚少加沙茶、柴魚片,而是以大骨高湯或雞湯為基底,較重視原味,頂多加進黑醋、蒜泥、胡椒粉提味,蛋花、筍絲、醬油與糖的比例重於北部,羹湯顏色較深,裝碗後加進香菜末。 

  不過,無論南部或北部,魷魚羹的主角都是魷魚,而魷魚又有“生魷魚”與“魚漿魷魚”兩種。消費者與店家所説的生魷魚,其實是幹魷魚經水發泡後的再製品,並非現撈的新鮮魷魚,爽脆度絕非新鮮魷魚類能比。

  當然了,每家魷魚批售商的發泡手法不同,魷魚幹的來源也有阿根廷、北海道與韓國魷魚之分,口感差異性頗大。行家表示,泡發魷魚的關鍵是水,但通常得先用鹼粉泡一兩天,最後再泡在活水裏,慢慢洗掉鹼味;傳統作法則用灶底灰燼發泡,較天然也較健康。

  魚漿魷魚則是將發好的魷魚切細,再用旗魚漿、鯊魚漿混成的魚漿包裹,小火慢煮而成。尤其是煮制魚漿時的水,吸收滿滿的魚漿精華,拿來當成羹湯基底,更顯鮮甜,臺北萬華名店“兩喜號”就以魚漿魷魚聞名,好滋味歷經數十年人氣不衰。

  臺北“中原街魷魚羹”、遼寧夜市“北海道魷魚羹”都供應北部魷魚羹,湯頭色澤較淡,同樣都加了柴魚熬湯,最後再加沙茶與黑醋等調味料,儘管風味略有差異,但兩家店生意都不差。

  斗六的“嘴大王阿國獅”、“阿興嘴對嘴魷魚大王”也是地區代表性魷魚羹,但這兩家名店的“魷魚嘴羹”更特殊。除了魷魚肉之外,兩家店都提供魷魚嘴,這部分帶著黑褐色鞘殼,滋味與魷魚肉完全不同,軟嫩中帶著爽脆,還得邊吃邊吐殼,另有一番趣味。

  如果擔心魷魚羹吃不飽,或者太單調,南北店家都有油麵、米粉或冬粉可供選擇,轉瞬間變成魷魚羹面,部分店家還供應魷魚羹飯,不僅能吃巧,也能吃飽。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