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光明日報:電影創新當突破表現力邊界

2016年11月25日 10:3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電影創新當突破表現力邊界

  電影技術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要突破電影表現力的邊界,為電影提供多種可能的視聽體驗。倘若只是浮躁地跟風,秉持著“向錢看齊”的創作初衷,那麼“創新”就會淪為製造噱頭、形成賣點的吆喝。

  近期,兩部電影引發的一系列討論異常火熱。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次推出“120幀/4K/3D”畫面標準,用“過去電影的40倍內容”呈現出一個沉浸感十足的高清藝術世界;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則在影片絕大部分時間裏採用了方形和圓形的電影畫面,給習慣寬屏電影的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奇特體驗。

  截至目前,這兩部具有濃厚實驗性質的影片票房尚不突出,但這並不妨礙電影愛好者各抒己見。畢竟,當下電影圈大談創新的很多,但名副其實的作品著實不多。這兩部影片的創新都有開創性意義,也反襯市場上某些“偽創新”的真實面貌。

  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李安通過新技術帶來的高清、高亮的新體驗,襯出當下許多3D電影的粗製濫造。《阿凡達》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後,掀起了“3D革命”的狂潮,幾年來大量3D電影涌入院線。許多公司為抬高票價跟風加入3D片生産,更適宜2D放映的電影被“強行”轉制3D,甚至有的影片3D效果過於粗製濫造,被觀眾吐槽“只有字幕是3D的”。

  除此之外,傳統3D電影“太黑看不清”的巨大劣勢一直被觀眾詬病。3D電影的銀幕亮度標準僅有通常2D電影的一半,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特別的放映技術直擊痛點,將影片亮度提高到了2D電影的兩倍(28FL)。李安或許不是24幀電影的“顛覆者”,但一定是3D電影改造升級的“助攻者”——體驗過現實世界一般真實的3D效果後,觀眾還樂意為“一團漆黑”買單嗎?

  再來看《我不是潘金蓮》。多畫幅電影如今並不罕見,但正圓正方的畫面的確是首次出現在國內影院。《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後,這一形式得到大多數網友的肯定:原本以為會有不適感,然而並沒有。“沒有不適感”的原因有很多,有中國方與圓的智慧,也有傳統窗面、扇面、園林等藝術形式的模倣與對照。更重要的是,小畫面中承載了恰如其分的內容,無益於情節的元素概不展示,矛盾衝突才更集中。

  電影技術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要突破電影表現力的邊界,為電影提供多種可能的視聽體驗。李安與馮小剛的創新之所以在業界得到基本的肯定,主要原因是外在形式的創新與主旨傳達的相得益彰。李安之所以使用遠遠超過一般電影幀數的60幀和120幀畫面來表現,是要與整部影片的意識流語境相匹配;馮小剛的圓形畫幅,製造了荒誕感與陌生感,畫面本身就成了主題的解説者。

  相比之下,一些電影中無休無止地堆砌華麗,才讓觀眾難適應:情節講得不多,濾鏡卻用了不少;角色氣質不夠,華麗服裝和奢華場景來湊。更別提一些“大片”過度追逐特效、恨不得每個鏡頭都看得見“經費在燃燒”,卻依然讓人昏昏欲睡。道理很簡單,如果創作者的創新不是指向為突破表現力邊界而努力,就很容易淪為無所依傍的浮華。

  創新應當在電影基準線上突破邊界,而決定電影基準線的一定是創作者的態度。倘若只是浮躁地跟風,秉持著“向錢看齊”的創作初衷,那麼“創新”也不過是在平庸之上疊床架屋,淪為製造噱頭、形成賣點的吆喝。

[責任編輯:韓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