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京華時報:找回電影文化特質導演義不容辭

2016年10月24日 10:51:1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找回電影文化特質導演義不容辭

  首屆中國電影投資高峰論壇日前在海口舉行。論壇的關鍵詞是“投資”,但包括馮小剛在內的諸多電影人,發言卻集體跑題,談到了“創作”和“製作”。馮小剛呼籲建立電影的藍翔技校,為電影業培訓大量技術人才;何平導演則對電影快要變成“産品經理”的世界表示了擔憂,他説,“中國電影的創作問題,在於沒有文化特質和文化審美。”

  何平分析了中國電影創作沒有文化特質和文化審美的原因,“現在一個導演拍電影,要服從市場、投資人的規則,還要服從宣傳包裝的規則,他們變成了優秀的規則執行者,卻離開了創作者最基本的東西”。在電影業,何平是位有文化的導演,罵人罵得特別狠,卻一沒有臟字二沒不發脾氣。“優秀的規則執行者”這個定位,其實算是對導演的一個嚴厲的批評了,用直白一點的話説,就是導演成了乖乖的聽話者,失去了導演作為電影創作核心的話語權,對於整個電影市場的亂象,導演沒有能力扭轉局面,甚至許多導演成為了配合者。

  在前幾天,何平剛剛主動發佈了自己的作品《回到被愛的每一天》的網盤連結,這讓很多人唏噓不已——這位著名導演當下的最大願望,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觀眾看到,哪怕使用的是別的導演十分反感的網路免費觀看的形式。這個事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認真拍電影、堅持原則拍電影的導演們所面臨的窘境,你不迎合市場、不聽投資人的話拍商業片,你就只能在票房失敗之後,無奈地把作品放到網上供人免費看。

  開的是關於“投資”的論壇,主要談的卻是“創作”上的事,這説明,電影創作者對當下的市場狀況是不滿意的,對改變電影業態是充滿渴望的。何平提出了一個方向性的建議,要找到電影的文化特質。什麼是電影的文化特質?按照通常的理解,電影在提供基本的娛樂功能之外,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審美與社會思辨元素,在講好一個好看故事的同時為影片融入一些文學性,要對一切庸俗的、山寨的、粗鄙的電影元素持有排斥心理,讓電影真正成為能夠滿足人的精神的作品。

  電影的“産品經理”們想不到這個層面上,在他們看來,拍電影就是拼拼圖,只要拼的這個圖裏有明星、有流行、有風尚就夠了,他們不忌憚跟風,不在乎是否重復,只要拿到市場上能賣錢。電影“産品經理”是導演們最大的敵人,而導演選擇與“産品經理”合作,最大的誘惑就是票房回報。因此,想要找回電影文化特質,導演們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合作,利用自己的創作核心話語權,與資本形成平等對話,拍真正愛拍的電影。

  一線導演應該勇敢地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改變電影業風氣方面一馬當先。名氣大、號召力強的導演,最具備與資本談判的能力,名導們最應該對業內亂象説“不”。馮小剛拍《我不是潘金蓮》,就是一次不顧市場、堅持個性的任性行為,他不但拍了一個敏感的故事,還把長方形的電影拍成了圓形,這是對電影文化創新的一次大膽嘗試。電影業需要更多這樣的個性表達者,來豐富電影的多樣性。

  當然,導演們想要任性是有前提的,他們首先要通過作品來強調自己的實力。為什麼沒人要求李安聽從資本的意見?為什麼李安可以不配合宣傳跑幾十個城市宣傳?為什麼李安的電影近年來都擁有良好票房表現?很簡單,李安已經穩固樹立了自己的品牌,投拍他的電影是名利雙收的事情,資本自然不會多説話、亂説話。

  中國導演有時候在與資本談判時處在弱勢地位,除了有企圖心之外,更大的原因就是不自信,覺得自己沒法拍出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電影,於是乎眼睛一閉選擇了票房。目前中國電影業內,形成了一個相互指責的怪圈,沒有哪個環節承認自己出了問題,都在批評大環境不好,殊不知自己就是大環境的主要構成部分。要找回電影文化特質,導演們就該從自己這個環節開始,堅持電影的文化審美,拒絕無條件的妥協。

[責任編輯:韓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