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當局“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5月23日上午宣佈,“行政院長”林全5月20日上任後的第二份公文,就是撤回對126名“太陽花人士”的刑事告訴。蔡當局何以宣佈對“太陽花學運”人士撤告?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其一,激發“太陽花學運”人士對國民黨的不滿情緒。“太陽花學運”源起臺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宣佈完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引發“反服貿”學生團體不滿。部分“反服貿”學生2014年3月18日起佔領“立法院”議場,還于3月23日攻佔“行政院”,並且與前來驅離的警方爆發流血衝突。
當時的國民黨當局對參與“太陽花學運”的126名犯罪嫌疑人向司法部門提起控告。而今,民進黨當局剛剛接過臺灣的執政權,便迫不及待地與國民黨當局反其道而行之,宣佈對這些“太陽花學運”人士撤告,自然意在激發他們對國民黨的不滿情緒,增加國民黨爭取年輕族群認同和支援的難度。
其二,進一步爭取包括“太陽花學運”人士在內的年輕族群的認同和支援。這些“學運”人士,之所以會積極參加“反服貿”運動,甚至膽大妄為、無法無天,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民進黨人士的煽動、誤導和支援。
這些遭到國民黨當局控告的“學運”人士,可不是一般的學生,他們有的是學運領袖,有的是學運要角,統統都是學生的“頭頭”。他們來自學生,積極為學生發聲,具有較強的煽動性、迷惑性、引誘性,成為學生的標桿乃至希望,在青年學生中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成為影響甚至左右青年學生觀察、判斷、選擇政黨及其政治人物的有力人士。
民進黨當局知道,這些年輕人,思維理想,易於衝動,動輒走上街頭“嗆聲”,甚至包圍乃至衝擊“政府機關”。過去在野時需要利用他們來阻撓國民黨施政取得政績,幫助民進黨“打江山”;現在在朝時也需要他們理解和支援執政,協助民進黨“坐江山”。
民進黨當局現在宣佈對他們撤告,就可以引導他們既不鬧事阻礙蔡當局的推行政策措施,又成為支援蔡當局處理內政、“外交”、兩岸的有生力量。民進黨當局希望借此贏得年輕族群的信任和支援,然而這份力量能否運用自如也將會成為民進黨當局的一道難題。(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