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近出臺的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指導綱要把了解廣東菜係、品鑒和製作廣東美食納入中小學課堂的學習中。雖然目前尚無關於粵菜的教材,誰來教、如何教也處在摸索階段,但記者了解到,已有不少廣州的中小學開設有相關的烹飪課、煲湯課;有些學校的課外活動也將粵菜作為廣府文化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解。(10月11日 《廣州日報》)
由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嶺南文化,是中國文明的一塊瑰寶。而粵菜又是嶺南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鴻運當頭”、“彩雲飛鳳”“狀元及第煲”,幾乎每一道菜都代表著一種文化,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衝擊,生活中公眾對粵菜的記憶多停留在味覺上,對其文化內涵日益淡忘。而這也造成粵菜雖然氣場很足,但文化味卻越來越淡。
無疑,粵菜進課堂有助於重拾粵菜的文化記憶。一方面學習粵菜的背景資料,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領悟嶺南文化的內涵。比如越秀區教育局編制的《品位廣府》讀本中,就有一個小欄目為“聽楊爺爺講故事”,深入介紹粵式名菜白切雞和白雲豬手的來歷。這無疑讓同學可以輕鬆探究粵菜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親自動手嘗試做粵菜,也能學生提高自己的品鑒能力、動手能力,傳承南粵飲食文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開設課程的學校更注重學生動手實踐,對粵菜中蘊含的文化因素探究較少。比如有的學校只注重粵菜技藝的傳授,而忽視文化的傳承,讓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顯然這樣的粵菜進課堂,只是擴大版的烹飪課,對南粵飲食文化傳承意義有限,更難以激活同學的文化認同。
當然,粵菜進課堂文化味較淡,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比如,課時有限,只有1個課時的時間,不能全方位的展開學習;主管部門沒有針對“廣東菜係”專門編寫教材,造成學校粵菜文化教育“無米下炊”,等等。但,粵菜進課堂的初心就是傳承嶺南飲食文化,體味“廣東風情”。顯然粵菜進課堂缺失文化味是在舍本逐末,非常不合時宜,必須予以糾正。
粵菜進課堂不能丟下文化味。而要補上粵菜課的文化味,相關主管部門首先要積極編纂“廣東風情”教材,並在其中植入文化因子,讓同學在粵菜學習中潤物細無聲的感悟嶺南文化。其次相關學校在課堂上,既要教授粵菜的製作技藝,更講授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讓同學在學習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並長期堅持久久為功。一句話,文化滋養的粵菜進課堂才能“粵嚼粵有味”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