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蓮》,是他與劉震雲的第四次合作。我們太久沒有在中國銀幕上看到活生生的中國人了,沒有切實去領略這塊土地的日新月異和亙古不變。有什麼樣的規矩,就有什麼樣的方圓。《我不是潘金蓮》必將是2016年,還可往前追溯的十餘年裏,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1
#馮小剛#
一些人畜無害的文藝工作者,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後,給自己下了不忘初心的強大心理暗示後,決定曲線救國。把稻粱謀足之後,再進行可持續發展。他們把這稱之為理想主義,而自己仍是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追夢人。無數美麗的現實告訴我們,他們的一切冀盼,只是從一個物質轉換成另一個物質。
馮小剛和他們不同,一開始,他的口號是為老百姓做足底按摩。等老百姓舒坦,他自己又不自在了。他曾説過,他之前所有影片所積累的財富、聲名和信譽,都只為一部電影做準備。那就是根據劉震雲紀實小説改編的《一九四二》。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馮小剛是一個還算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與陳凱歌、張藝謀先陽春白雪、後下裏巴人的創作軌跡不同,馮小剛走向了他們的背面,他越來越嚴肅(也可以説馮小剛每一部影片的內部肌理都不是那麼嬉皮笑臉)。現在輪到了《我不是潘金蓮》。
2
#劉震雲#
從馮小剛的電視劇時代開始,馮小剛最重要的文學給養,來自王朔和劉震雲。私以為,馮小剛其實更容易與劉震雲互通款曲。雖然這兩位中國當代最優秀的作家都能極盡諷喻之能事,但就在王朔早期作品中,他所描述的生活再怎麼熱氣騰騰,都有一種欲驅盡煙火的渾不吝和一種巨大的悵然。劉震雲則善於在雞零狗碎間,道盡歷史與現實對人的雙重捆綁,且有著極強的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敘事野心。
也可以説,劉震雲更“在地”,而王朔則更虛緲(不僅是他的《我的千歲寒》)。王朔會寫到政治,但總體而言是去政治化的,是換湯不換藥的週而复始,也更空蕩和灰色些。而劉震雲則一直秉持人是歷史的人質這一創作原則。仔細端詳王朔和劉震雲,若進行粗暴判斷的話,劉震雲是寫實的,而王朔則是寫意的。馮小剛一旦真要投入心力和心血的影視劇,則都是現實主義的,都是見了棺材才落的淚光點點,撞了南墻後的頭破血流。這在《北京人在紐約》《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中等影視劇中都暴露無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馮小剛就像《老炮兒》中出演的張學軍一樣,是個社會責任心很強的電影人。
3
#范冰冰#
馮小剛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蓮》,是他與劉震雲的第四次合作,也是這二位與范冰冰繼《手機》之後的二度攜手。范冰冰自《蘋果》後,極力想擺脫“花瓶”的稱號,目前看來,大家更感興趣的,還是她的姿顏。范冰冰這次出演的角色,性格上是一根筋,性情上倒極隨和,與多名男子有染。小説中這是個美人,一旦這個美人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的事情也會接踵而來,但是不是就能一了夙願,還得兩説。
從目前出爐的預告片裏,實際看不出范冰冰在表演上有多少華彩,只是在裝束上去了些鉛華,這跟她在《桃花運》和《蘋果》裏的所謂犧牲,無甚兩樣。范冰冰應該會從29歲一直演到49歲,這其中的跨度倒是范冰冰沒有經歷過的,而這樣一個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都在龐大的社會關係網中左奔右突的女子,對范冰冰而言,也是從來沒有過的。説不定,這會真的成為范冰冰表演生涯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具有非凡的轉折意義。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相信《我不是潘金蓮》上畫以後,會有人將范冰冰此次的出演,與鞏俐勇奪金雞和威尼斯影后的《秋菊打官司》相提並論,蓋因這兩部影片都講述了一個民告官的故事,都在冷眼旁觀女性的慾望是如何竹籃打水一場空。也就是説,范冰冰演得越熱烈,越具泥土的氣息,我們才能感受到那零度以下才有的寒意。
4
#方圓畫幅#
同時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我不是潘金蓮》公映之時,口碑會如何地發酵。它都必將是2016年,還可往前追溯的十餘年裏,最重要的電影之一。我們太久沒有在中國銀幕上看到活生生的中國人了,沒有切實去領略這塊土地的日新月異和亙古不變。
從預告片裏,大家目前看到的畫幅為圓形,此畫幅最麻煩的是,給光影的聚焦帶來很大的難題。早期默片裏也有類似圓形遮罩的用法,比如德國表現主義時期電影,但那種用法還是有陰影邊緣,借助陰影凝聚畫面焦點。2014年,墨西哥和比利時合拍的影片《路西法》也採用了圓形畫幅,是用製造濾鏡的方式來完成拍攝的。
《我不是潘金蓮》目測來看,估計是在後期採用了特殊的手段。稍微透露一下,《我不是潘金蓮》最終的成片,會有圓形和方形兩套畫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又或者是有什麼樣的規矩,就有什麼樣的方圓。(賽人 影評人)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