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16日推出由侯季然執導的《不一樣又怎樣》MV講述同性伴侶的故事,引發關注。臺灣《聯合報》17日發表文章指出,這不是“同志”婚姻首次出現在臺灣歌手的MV中。十年了,兩支MV討論的是同一件事情,老實説,臺灣一點進步都沒有。
全文摘編如下:
蔡依林16日推出由侯季然執導的《不一樣又怎樣》MV,找來重量級演員歸亞蕾、林心如、張書豪助陣,透過鏡頭訴説相知相守30年的同性伴侶,在面臨愛侶生死邊緣需要開刀時,無法以“家屬”身份簽下手術同意書的悲劇故事。這一支MV在臉書上瘋狂轉載,4小時內按讚數目超過4萬,為多元成家議題盡了很大一份心力。
這不是“同志”婚姻首次出現在臺灣歌手的MV中。10年前,也就是2004年,張惠妹推出專輯《也許明天》,首波主打歌《愛是唯一》以“男男婚禮”為MV拍攝主題,讓同性婚姻議題浮上臺面。
十年了,兩支MV討論的是同一件事情,老實説,臺灣一點進步都沒有。
好險《不一樣又怎樣》MV並未停留在女生與女生理直氣壯談戀愛而已,並把這議題拉到更高的層次,説明同性伴侶就算忠誠廝守,卻也無法在目前社會擁有平等的公民權。
影片中透過張書豪飾演醫生的一句臺詞“可是病患如果有家屬的話,還是需要由家屬來簽”,觀眾便清楚,“雖然你是他的好朋友,照理可以簽,但沒有‘家屬’名分,你還是先不要簽比較好”。加上現今醫院擔心醫療糾紛,面對此類狀況,勢必會更加保守小心,寧可保護自己也不願意救人優先而破例冒險。上周苗栗所發生的醫院旁車禍,醫院卻拒絕直接處理,而堅持要按照規則,透過救護車運送病患進醫院診治,便是極佳案例。
碰巧,就在蔡依林公佈《不一樣又怎樣》MV的同一天,輔大好社邀請苗博雅主講的“我的出櫃宣言”,海報卻遭到輔大校方撕去,輔大課業指導組陳述理由如下:“有衛道人士擔心這場講座會將大家變成“同志”,因此建議學生不要辦這麼激烈的活動”(引自同學陣/力挺同性婚姻學生聯合陣線)。
怎麼可能聽一場講座就變成同志?演講要是那麼有影響力,那每一個看過庫克主持apple産品發表會的記者不就都變成庫克了?如果連高等教育機構都無法跟上時代腳步,認為同性戀相關議題講座過於“激烈”、最好被消音;這也難怪臺灣社會劇烈改變的這十年,所謂平權只是口號,持續原地踏步,無法跟上國際趨勢。
美國都有幾個州的“同志”結婚了,臺灣“同志”何時能夠結婚呢?當局總是以“民風不同”來拖延討論,但蓋核四、拆老房子、砍老樹蓋洋式建築的時候,你們怎麼沒有考慮過“民風不同”呢?
至於最喜歡守護臺灣家庭的護家盟,每每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污穢語言抹黑同運,否定“同志”的結婚權,卻在近日沸沸洋洋的“異性戀人夫”阿基師私會熟女事件噤聲,連帶一票演藝圈最愛對著鏡頭以暗示性笑容強調守貞(還有多久沒開機)、最會“擔憂啊”、不惜上臺力挺“守護家庭價值”的男女藝人們竟也沒人發言。“同志”婚還結不成,他們就反成那樣子,面對結了婚的人偷吃,反而不當一回事,這種“守護”會不會太有選擇性、太挑對象了點?(陳夏民)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