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10日發表評論説,國際原油長期盤旋在100美元以上,在去年第四季一路下滑,至年底跌破60美元,當時不論是世銀或島內的評估,皆一致認為油價下跌有助經濟成長,並且還有抑制通膨的作用。但近期隨著出口的衰退、經濟的下修,開始有人認為油價下跌拖累出口,無助於提升經濟動能。
隨著近幾個月臺灣出口持續衰退,有人説油價下跌導致臺灣出口汽柴油、化學品及塑橡膠大幅衰退,而這正是臺灣第二季出口表現不如預期的重要原因;也有人統計第二季出口衰退,光是這些汽柴油、化學品及塑橡膠就佔了4成;隨著6月出口衰退幅度擴至13.9%,這一論述愈來愈強。不過數月,這一波油價下跌竟從年初被視為有助經濟成長的功臣,轉而變成拖累經濟的變數。
許多人不免要問:何以臺灣出口會衰退,何以景氣會變藍燈,何以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答案很簡單,貿易條件可以改善每單位的貿易利益,但當全球貿易量降低時,我們怎能期待出口能有好的表現?而出口不好,我們又怎能期待生産能有好的表現?這一波臺灣經濟下滑顯然是全球景氣走緩所致,是“量”的問題,怎麼能怪到“價”的頭上?轉一個説法,若此刻油價高漲,臺灣的貿易條件轉壞,難道景氣就會回升、經濟成長就會上修嗎?不僅不會,情況恐怕比目前更糟,那大概就是1980年代初期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高通膨而低成長,試問,臺灣希望變成這個樣子嗎?
今年以來全球景氣趨緩的原因非常多,主要還是源於美、歐、中、日這四大經濟引擎動能微弱。尤其臺灣外貿依賴度如此之高,當全球景氣有任何風吹草動,絕難置身事外。這説明讓臺灣上半年經濟走緩的原因,根本不在於油價的大跌,而是美、歐、中、日四大引擎日趨乏力,此理甚為淺顯。
長期以來,臺灣一直被認為是淺碟式經濟,由於人口不多,內需力量難以支撐成長動能,經濟易受國際影響而大起大落,上半年臺灣經濟動蕩,即在此爾。事實上,以臺灣2,300萬人的規模,仍高於荷蘭1,669萬人、瑞士791萬人、奧地利842萬人、紐西蘭440萬人,內需動能仍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此外,若能像瑞士、奧地利有好的文化建設,內需産業也可創造出可觀的服務輸出,而這些動能足可讓臺灣在驚濤駭浪的全球經濟環境下,維持較穩定的成長。
我們認為,面對混沌的經濟情勢,臺當局主管官員有責任把問題講清楚,而處於這個動蕩的經濟體系,更應靈活調整步伐。外貿是臺灣重要的成長引擎,但並非唯一,好的文化建設既可提升民眾素養,提升內需動能,更可吸引境外旅客而促進服務輸出,應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政策方向。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