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2日發表評論説,誰還記得臺灣要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嗎?
2009年香港成為首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全球諸多金融中心如倫敦、新加坡等都積極爭取成為下一個,彼時臺北不甘人後,也提出同樣的目標。2012年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為臺北實現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但之後隨著服貿卡關以及臺灣內部政爭激化,兩岸金融合作再也無法沿著向上提升的道路走下去,臺北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目標變得遙遙無期。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進度則是突飛猛進,而表現最積極的無疑是倫敦。
日前大陸央行宣佈將在倫敦發行5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成為大陸央行的首次海外債券銷售。
而在去年,英國政府也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由此可見,英國不僅要成為人民幣交易的海外中心之一,而且還想成為這些中心的中心。
要知道,英國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國,但為了搶佔中國海外投資和貿易的巨大利益,時常做一些背離美國意願的事情,去年亞投行扮演首個倒戈者的角色,正是典型表現。這幾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備受當地禮遇,兩國還打算在高鐵、核電等領域開展合作,其深度和廣度皆有很大突破性。
反觀臺灣,卻放任大陸商機被其他國家搶食,不僅不願意開放吸引大陸資金,也對開拓大陸新興市場的機會興趣缺缺。
作為美國最重要盟國的英國,當然知道跟大陸走太近的後果,也不至於傻到不顧安全利益放任大陸進行投資,但英國是現實主義主導的成熟國家,懂得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不是變相封閉的障眼法,而是有效實現自身利益的平衡做法,英國的經驗值得臺灣借鑒。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