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出口競爭力已開始惡化 當局須警覺

2008年10月30日 13:30:00  來源:
字號:    

  臺當局“經建會”週一公佈9月景氣概況,景氣對策信號繼7月後,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綜合判斷分數劇降6分,只剩下12分,是2001年以來最低。藍燈代表景氣衰退,但出現一個月,可能有特殊情況,故一般以連續三個月出現藍燈,方能確定景氣衰退。今年第三季7月、9月亮藍燈、8月黃藍燈,有人認為當前經濟只是低迷而已。但證諸景氣同時指標自今年3月起已連續七個月下降,且下降幅度愈來愈大,應可確定第三季臺灣已陷入衰退。此外,景氣領先指標更連續11個月下滑,顯現未來一年甚至更長期景氣將更嚴峻。

  同一天“臺灣經濟研究院”公佈10月景氣動向調查,指出整體廠商看壞未來半年景氣的比率,從上月的29.5%暴增到60.9%,看好者則自20%驟降到4.8%;反映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發展極端悲觀。這是該院自創辦景氣動向調查30年來,鮮少出現的特例。

  臺灣《經濟日報》今天刊載社論説,景氣指標或景氣動向調查,影響變化的最大因素,應是出口及外銷接單的惡化。每年9月因供應全球耶誕節前後的需要,都是出口旺季;今年9月反常,出口變為負成長,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更由兩位數成長,出現兩位數下降,導致總出口萎縮。外銷接單過去也是兩位數成長,但4月以來降為個位數,9月更降到只有2.8%。其中,佔比最大的美國及中國大陸9月訂單同時減少,大陸更是連續兩月下降,顯現臺灣出口正在惡化中。

  過去幾年臺灣的出口,從內部看還有不錯的成長;出超的擴大,對近年經濟成長貢獻厥偉。但從國際比較看,自第一次政權輪替後的八年,臺灣出口競爭力,相對其他國家早已惡化。這次金融海嘯只是將臺灣出口從相對的惡化變成絕對的惡化;這應是執政當局採取對策時,必須了解的事實。

  社論説,近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尚能在4%以上,主要是出超擴大,支撐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貢獻,這可從出口依存度快速增加了解。臺灣出口占GNP的比率,自第一次政權輪替前1999年的46.9%,至去年劇升至71.7%,同期內部需求佔GNP比率則自96.6%降至89.9%。此一顯著變化,除表現了出口依存度的升高及出超擴大,對經濟成長有重大貢獻;但內需所佔比率的快速下降,顯示投資及生活環境惡化,經濟欠缺穩定基礎,不僅易遭國際景氣變化的衝擊,且表示總體經濟失衡,資源未能有效利用,也易引起國際貿易摩擦,無法持久。

  出口依存度的暴增,主因出口(以新台幣計)過去八年平均每年增加9.3%,較GNP增加3.6%(以當年幣值計)高出一倍;同期內需每年只增加2.7%。這八年來出口結構也發生極大變化;在地區結構方面,臺灣對美、日及歐洲等工業化國家出口所佔比率急遽下降,尤以對美出口比率自25.3%劇降為13%,幾近腰斬。幸賴臺商將部分生産線轉移大陸,雖在當局層層限制打壓下,臺商努力直接間接向大陸投資,誘發了臺灣産品對大陸出口快速增加,使其所佔總出口比率,自23.8%增至40.7%,方使總出口每年還能有9%(以美元計)成長,否則過去八年臺灣的經濟將更慘。

  社論又説,在出口産品結構方面,電子、資訊、機械及電機等産品出口占總出口比率,自2000年達到56.3%高峰後,即年年下降,去年降至47.8%,今年1-9月更降至44.1%;這與多年努力轉變結構,促進産業升級政策背道而馳,也是前任政府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過去八年臺灣出口每年增加9%,但與全球出口增加12%比較,相對落後;因此,臺灣出口占全球總出口比重,自2.19%降至1.78%,且臺灣出口産品在美、日、歐進口市場佔有率顯著下降,尤其在美市佔率,更自3.43%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74%,問題最嚴重。即使臺灣産品過去八年對大陸出口快速增加,但在大陸市場佔有率不僅未能提高,且由11.2%降為10.6%,今年1-8月更降至9.5%。顯示臺灣出口競爭力過去八年在世界市場,已敗下陣來。

  社論最後説,期望執政當局了解臺灣出口競爭力,早已沒有過去當年之勇,也不是許多人所説的臺灣經濟基礎還很強,只要國際景氣復蘇,臺灣經濟就會快速升起。這是自欺欺人之談,必須在救市同時,力求改革,提升出口競爭力;否則,待國際景氣復蘇,臺灣的競爭對手都起來,那時當局才發覺問題所在,就晚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