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鑿出貫通改革的“懸崖天路”

2017年06月26日 09:4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上方是岩石,外側是深淵,雲霧繚繞,險象環生。在重慶開州滿月鄉雙坪村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有一條令人驚嘆的“懸崖天路”。然而就在以前,雙坪村與外界溝通還只能依靠沿山修建的木梯,一度被稱為“木梯上的村莊”。

  魯迅曾説,“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從木梯聯結的羊腸小道,到破石鑿壁的“懸崖天路”,一條道路的嬗變,映照著奮力開拓的精氣神。“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春秋戰國的變法革新,漢唐盛世的銳意創新,宋明時期的制度進步,清朝末年的維新圖強……翻閱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但凡成功的改革,無不與改革闖將息息相關,無不需要迸發闖勁;缺乏突破精神、放棄進取心態,只會貽誤改革時機,影響改革成效。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改革不是墨守成規的按圖索驥,而是在乘風破浪、披荊斬棘中大膽探索。改革也沒有坦途可走,面對種種困難和風險,如果沒有“急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落實層面就容易打滑空轉、停滯不前。狹路相逢勇者勝。對於處身改革激流中的人來説,不僅要涵養老黃牛一樣的韌勁,也須積蓄獅子般的闖勁、幹勁。

  改革的魅力源自行動。做一頭改革原野上的獅子,關鍵不是學會“獅吼”,而在於擅長奔躍。如果一切只停留于口頭和紙面,無異於空中樓閣,註定經不起現實的丁點風浪。改革進程中,也存在一些“裝睡”的人。有的人對改革呼聲充耳不聞,回避改革熱點,消解改革熱情;有的人對改革訴求嗤之以鼻,甚至成為改革時代的逆行者。譬如環保領域,不久前環保部門以改革之姿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環保督查,但旨在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的雷霆行動,卻在一些地方和企業遭受梗阻。類似“逆行”,發人深思。

  “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改革,不是按下開始鍵就自然會開花結果。今天,改革低垂的果實早已摘完,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激蕩闖勁和幹勁,才能讓改革始終充滿活力。“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這是廖俊波在武夷新區百日攻堅動員會上的開場白;“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余願足矣”,這是黃大年橫躺在卡車前保護實驗設施時的心聲。條條戰線上的改革創新尖兵提示人們,只要敢想、敢為、敢擔當,就沒有什麼目標不能抵達,沒有什麼願景不能實現。

  回首來路,改革的車轍中刻印著闖蕩的腳印;眺望遠方,現實世界並沒有搭建好的現成木梯。像雙坪村那樣,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我們終將憑藉闖勁,鑿出一條貫通改革的“懸崖天路”。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6日 04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