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從《人民的名義》看何為良好的政治生態

2017年04月28日 08:30: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四月伊始,我們的朋友圈和各大媒體網站就被一部反腐題材大劇《人民的名義》刷屏,並一直為全民津津樂道熱論至今。觀眾們在為劇中反貪局長秉持正義查辦貪官大呼過癮的同時,也似乎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官場生態:拉幫結派、以權謀私、官商勾結等等。雖然影視劇呈現給了觀眾這些醜惡現象,卻讓觀眾更加看到了希望。為什麼呢?因為這樣一部“尺度大”的反腐劇能夠過審播出,實際就是釋放了一個信號:我們國家已經開始正視官場中的腐敗,表明瞭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的決心!

  良好的政治生態一靠黨內自我監督檢查,從嚴管黨治黨;二靠人民群眾監督;三靠黨員官員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習近平指出,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尺規。在《人民的名義》第23集中,有這樣一段對話,説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也表明瞭我們管黨治黨的態度。面對處理京州市法院副院長陳清泉有可能會損害黨的形象時,與會的人提出了擔憂,政法委書記孫海平説:“我黨在延安時期,果斷地處決了立下赫赫戰功的腐敗分子肖玉璧、殺人犯黃克功;建國初期,又嚴懲了張子善、劉青山。我想問問諸位,他們這麼做,是維護了我們黨的形象,還是損害了我們黨的形象?”市委書記李達康對該意見表示贊同並説道:“歷史如此啊同志們,現實更是如此。十八大以來,中央重拳出擊,反腐倡廉,拉下了一批害群之馬,影響了我們黨的形象嗎?沒有。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人民群眾渴望看到一個健康廉政的政治生態,希望官員們在其位謀其政,公正為民;政治體制內本身也需要維護一個良性的政治生態;打擊腐敗除掉害群之馬,有利於化解官民矛盾,於人民于官場本身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人民的名義》中幾位官員都是很典型的性格角色,其中公安廳長祁同偉總愛鑽營,拉幫結派、目無法紀、以權謀私、沒有責任感。相反的,李達康書記可以説是觀眾最喜愛的角色,因為他是典型的想幹事,能幹事,不任人唯親、不以權謀私的正直的清官。但是省委書記沙瑞金卻批評他“太愛惜自己的羽毛”,為了避嫌不肯推薦自己熟悉的清正廉潔有作為的好同志。通過這兩個人物以及某一個人物的正反兩方面對比,想起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上的講話:“領導幹部必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我們的內心要始終裝著一把黨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為尺度。”既要把握個人內心道德紀律法律的尺度,也要做到公正為民,該舉薦舉薦,該批評批評,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因一己之私做出錯誤的決定。(秦玉婓)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