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跨省傾倒危險廢物鬧劇何時休

2017年04月28日 08:23: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4月26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跨省傾倒工業污泥案。14名犯罪嫌疑人將5540噸工業污泥從浙江省桐鄉市運至江蘇省,並傾倒在宿遷泗洪縣、鹽城縣東溝鎮、海安縣曲塘鎮等地。(4月26日中國新聞網)

  企業跨省傾倒有毒化工廢料,如此以鄰為壑,禍害異地,實在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企業跨省傾倒廢料,雖説不污染當地環境了,但是化工企業不想辦法治理污染,對有毒廢料進行無害化處理,讓排污達標,而是通過跨省非法傾倒化工廢料的方式轉嫁污染,危害外地,企業如此排污比直接在當地排污更隱蔽,更可怕。試想:如果甲地到乙地傾倒,乙地到丙地傾倒;最後可能形成一個怪圈: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宣稱自己污染物排放達標,沒有污染環境,而人民群眾又在深受環境污染的困擾。如是環境保護局面豈不滑稽?

  就事論事,要治理跨地域傾倒廢棄物,需要兩地政府與環保部門積極協商解決問題,管好本土環境污染,提高企業違法違規成本,司法部門對蓄意異地排污的企業啟動司法程式。讓企業基於違法成本考慮,不敢轉嫁污染,以鄰為壑。

  更為重要的是,跨地域排污除了企業無良以外,地方政府與環保部門難辭其咎。《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品質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産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如果當地政府與環保部門積極作為,督促污染企業整改問題,排放達標,嚴格履行社會責任,不幹以鄰為壑的缺德事,跨地域偷偷傾倒工業污泥之類的案例也會逐漸減少。

  問題是,好多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並不願意履行環保責任。有人大代表曾披露,北方某市多次上榜“全國大氣污染最重城市”,市領導下令嚴查。環保局長很“委屈”地説:咱們的監測探頭都設在森林公園裏了,怎麼污染還這麼大呢?人民群眾深受污染之害,而監測數據自説自話。這樣的環保現狀豈不可悲?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談到霧霾天氣時曾表示,如果在吃飯喝水呼吸都成問題的情況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義?誠如斯言,發展顯然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環境污染教訓太多太多。痛定思痛,地方政府顯然不能躺在靠充滿環境代價的GDP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但是,為何那麼多環保教訓警醒不了地方政府?為何某些官員對環境污染麻木不仁?污染政績就是答案。我擔心,相對於意義被誇大的GDP指標來説,老百姓的姓健康再重要,也沒有GDP重要。污染問題再嚴重,也沒有GDP上不去嚴重。

  要讓環保問題受到重視,就要自上而下改革政績評價體系,嚴格落實環境污染問責制度,扣除官員的污染政績。剷除拿環境換GDP的現實土壤,遏制住官員製造污染政績的衝動。如果畸形政績觀不改變,好多地方仍然走不出環保困境,以鄰為壑,跨地域傾倒廢料的鬧劇還會繼續重演。(作者:葉祝頤)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