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清華本科、北大碩士畢業生做遊戲女主播的新聞引起了熱議。對此不少網友紛紛吐槽,甚至質疑其“不務正業”“浪費資源”“白瞎一個清華北大名額!中國少了一個好工程師,卻多出來一個‘主播’。是諷刺還是玩笑?”……
網友的這些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如果從傳統的社會分工和優化人才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説,從事與其所在大學專業更對口的工作,似乎更顯“順理成章”和“人盡其才”。但這些觀點,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一些人心中的固有偏見:職業是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的,名校畢業生接受了優質高等教育,就理應追求“高大上”的擇業,否則就是一種教育資源和職業資源的浪費。
真的是浪費教育資源嗎?如果僅僅將教育視作“人生贏家”的手段,只以世俗的高下成敗來評價教育的優劣得失,則難免落入了功利化、偏狹化的窠臼,這恐怕才是真正的浪費。
教育從來不是將人“工具化”的培養活動,其價值指引也不是讓人簡單追求“功成名就”,它的目的在於錘鍊能力和完善人格,讓受教育者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並實現其所追尋的人生價值。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説:“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
真的是浪費職業資源麼?社會分工的日漸精細化和多元化,既是時代發展進步的顯著標誌,也是其重要推動力。無論是新興行業的不斷涌現和新興職業的應運而生,還是傳統行業的升級革新、深耕細作,在為眾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提供了施展才幹廣闊天地的同時,也需要他們投身其中、先試先行和開拓創新。
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馬雲,不老老實實當譯員,反而“不務正業”去開拓一度無人問津的電子商務,也許中國確實少了一個優秀的外語人才,卻多了一個電商領軍人物。頭頂北大法學碩士光環的張天一,畢業後毅然選擇賣湖南米粉,曾被評價為“資源浪費”的他如今一年賣掉的米粉“可繞北京六環十圈”,獲得社會廣泛點讚。201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的秦玥飛,從耶魯大學畢業後放棄了眾多“高大上”的就業機會,選擇到福建鄉村做村官,棄殿堂而入田壟,照樣“君子通大道”。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職業無高低,貴賤在自身”,以自身的選擇證明了“居廟堂之高是夢想,處江湖之遠同樣是夢想”。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這個日益崇尚自由和多元發展的時代,那些評判職業高下的狹隘觀念本該被不斷糾偏,只要是有益於自身和社會的進步的就業選擇都應該得到尊重。更何況,能突破傳統觀念束縛,選擇嘗試新興或冷門職業,積極投身時代變革的潮流,這本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勇氣和智慧,與其懷揣偏見對其質疑和指責,倒不如對其抱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援。
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説的:“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讓擇業多態成為常態,又何嘗不是我們當下所處時代的幸福呢?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28日 19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