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髓庫,從來不收取一分錢。”針對近日有網友發佈微博,稱中華骨髓庫以慈善之名號召志願者捐獻骨髓,卻收取高額費用,昨日,中華骨髓庫主任洪峻嶺再次強調,在配型過程中,中華骨髓庫分文不取。而且此項代收費項目,每年都接受國家各級審計機構審計,未發生過任何問題。(7月11日《新京報》)
中華骨髓庫否認向配型者收費,並強調代收費接受審計,顯然是在捍衛自我清白之身。但回顧整個事件可以看出,之所以一些網民對中華骨髓庫質疑,還在於公眾對於中華骨髓庫的日常運作、收支狀況以及用途並不了解。公眾的質疑以及中華骨髓庫的釋疑,其實是一件好事,它成為資訊公開的另類途徑,公眾得以了解中華骨髓庫為什麼要收取一定費用,這些費用用於何處,是否得到制度監管;這不僅還原了事實真相,更保證了民眾知情權,儘管有些姍姍來遲。
但這件事也提醒我們,只要是公益事業,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則其中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歸屬於私密性而封鎖資訊,必須徹底地對外公開。可是,正是因為以往以上關鍵資訊的對外公開程度不夠,造成公眾獲取資訊渠道不暢,這種人為造成的資訊不對稱必然會帶來種種猜測乃至質疑,直至中華骨髓庫被動以資訊公開來回應。
顯然,事後的資訊公開不如事前的資訊透明。換言之,公益性事業不應成為資訊公開死角。從公益性事業的資金來源、價值取向來看,基本都屬於公共投入、全民慈善與公益福利。正如人們有權對一分一厘皆取之民眾的紅十字會資金使用狀況要求完全知情,依靠志願者捐獻骨髓的中華骨髓庫同樣應承擔義務,在日常運作中積極主動地將所有資訊都予以公開,而不是根據自我意志判定哪些資訊可公開、哪些資訊不可或不用公開。不然,就會出現被傳高額收費的尷尬處境。
所以,公益事業管理者首先要有公共意識,要明白資訊公開是公共職責所在,應當把資訊公開看做一種必要性投入而非額外負擔,花大力氣去滿足公眾不斷提高的資訊訴求,從而保證公益性事業能夠獲得更廣泛的民意支援而走向良性迴圈。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