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治污企業調查:見客戶從被狗追咬到應邀講課

2013-04-15 14:00 來源:半月談 字號:       轉發 列印

  編者按 PM2.5、霧霾、地下水污染、土地重金屬污染……這些環保熱詞一次次撩撥著大眾的神經,污染日漸成為阻礙“中國夢”實現的巨大障礙之一。這些年,我國對環保的重視不可謂不高、各項法規政策不可謂不多,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多發、轉入地下且危害驚人。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注意到,在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今天,如果沒有將治污産業納入轉型升級和兩型社會建設中通盤考慮,沒有專業化、産業化治污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環保事業將陷入“喊破嗓子”卻難“甩開膀子”的無力境地。

  從前被狗追咬,如今應邀講課

  “2004年,湖南剛出臺污染線上監測管理辦法,我們作為監控設備的生産商去排污企業維護設備,經常有人放狗出來咬我們。他們認為我們是在監視他們。説實話,被自己服務的企業當成間諜,滋味真不好受。”

  作為國內最早致力於重金屬污染防治和環境線上監測技術的企業,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譚自強談起創業時的窘境,幾乎一臉悲愴。10年前,我國的環保産業剛起步,專業的防污治污企業困難重重。

  去年,華時捷的銷售額達到2個億。“排污企業的觀念真的轉變了。”譚自強説,“許多大國企、上市公司紛紛邀請我們給他們上課、做環保設計。這得益於上市企業的環境資訊公開,也讓我們深切地覺得,環保行業的地位在提高。”

  湖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帥多年來見證著環保産業的發展。他回憶,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剛成立的時候只有一間辦公室。而如今,已是上市公司的永清一躍為國內治污領域的龍頭企業。

  環保産業的迅猛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來自湖南省環境保護廳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湖南的環保産業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年均增長率達到25%以上,明顯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另一個有説服力的數字是,據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測算,目前全國環保産業從業單位約3.5萬家,産業收入總額近1萬億元。

  一些領軍企業負責人紛紛用“形勢比人強”來解釋産業強勁發展的原因:污染問題在近10年來引起了舉國上下的廣泛關注,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強力治污,環保産業自然是順勢而上。

  除了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環保行業也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為主,發展成為包括環保産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服務、環境友好産品、資源迴圈利用在內的産業體系。

  “狹義的環保産業主要是治污,包括對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與迴圈再利用,廣義上則涉及包括節能等在內的所有環保領域。”劉帥告訴半月談記者,雖然環保産業的概念在不斷擴大,但仍要以治污為基礎和突破口。

  治污不能像“搶錢”

  如同所有處於快速上升期的産業一樣,治污産業的發展也存在不少問題,有些甚至危及整個産業的健康發展。但與其他不同的是,治污産業具有高度的社會性和公共性。因此,能否規範、科學、健康發展不僅關乎産業自身,更關乎國家的經濟、社會、環境安全以及民眾的環境權利和生活品質。

  無論國內國外,環保行業都屬於政策引導性行業,政府在産業發展上的作用舉足輕重。“2005年前,環保産業説起來前沿,但多是‘水中月、鏡中花’,看上去很美,盈利很難。”譚自強介紹,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之後,國家特別重視環保,一批企業應運而生。

  華時捷的發展就直接得益於湖南省2006年出臺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辦法規定線上監控設備必須作為排污企業治污的一部分,與排污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我們的産品銷路一下就打開了。”此後,華時捷便一直依靠先進的線上監測水準在行業內站穩一席之地。

  前不久,環保部推出大氣污染防治“最嚴”産業政策,將對包括19個省的4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內的重點控制區的重污染行業等實施特別排放限值。分析人士指出,這個嚴格程度與國際標準不相上下的政策將使治污産業再次享受政策東風,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撈上“一桶金”。

  治污産業風光氣盛,但由於現階段的行業準入、問責機制、成效評估、信用記錄等規範尚未健全,不少投機者將其窺為“搶錢良機”。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大型國有企業,讓企業負責人頗為“惱火”的是,平均每年要招待100多家到府洽談業務的治污公司。“絕大部分治污水準很低,根本無法承擔項目。周邊很多民營排污企業,因為不懂治污技術,為圖省錢省力,幾個回合下來就被一些小治污公司‘公關’了,最後被坑得很慘。”水口山安全環保部副部長洪國良告訴半月談記者,這些問題工程要麼不能達標、要麼不能按時完工,還有的運作幾個月就散了架。

  隨著治污産業的迅猛發展,很多小型治污企業開始有暴發戶的感覺,盲目地追求銷售額。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同質化的企業增多,不具有資質和能力的企業混入並強行開工,搶項目搶紅了眼,惡性競爭愈演愈烈。不少業內人士談起這種狀況直搖頭。

  據湖南省環保廳科技標準處處長張志光介紹,2010年湖南的環保企業有760家,2011年就達1100多家。其中不乏逐步做大做強的實力企業,也有不少主營其他業務轉投環保的大型企業。

  但不可否認,尚在發展中的中小型企業佔大多數。“政府不會直接越俎代庖插手行業的發展,我們會制定一定的準入門檻,但主要還是讓市場大浪淘沙。”張志光表示。

  專業化治污迷霧重重

  除了一哄而上、魚目混珠的亂象,治污産業的熱鬧紅火也掩飾不住其專業化水準和服務的不足。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在産學研緊密結合提高技術水準方面,一些實力較雄厚的公司下了大力氣,但人才缺乏是整個行業面臨的難題。

  “進入環保公司的都不是最尖端的人才,很多歸國人才只願意去科研院所和政府機關。目前的現狀是大多數環保企業的家底很薄。”譚自強介紹,華時捷的研發團隊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等20余項科研項目。即便如此,他們仍感覺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受市場需求影響,治污企業重裝備等“硬體”、輕服務等“軟體”的現象比較突出。“在發達國家,環保服務業至少佔據環保産業半壁江山,但國內的環保服務才剛剛起步。”張志光介紹。

  半月談記者走訪多家治污企業,發現許多對環保服務興趣不高。“排污企業的思維大多是‘你賣一個東西給我,我一定要看得見摸得著’。儘管環保設計規劃與管理等服務類項目的價值往往比硬體大得多,但國內一直沒啥市場。所以,我們的軟體一般是與裝備和項目建設打包出售。軟體無市場,治污品質和效果自然打折扣。”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治污目標和進度的設定不盡合理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李發生表示,一些治污工程特別是大中型的公共領域的工程,規定工期很短,往往方案還未優化到位就開始實施。“尤其在固體廢棄物、土壤污染處理領域,一些治污企業匆忙開工項目,效果可想而知。”李發生説。

  此外,治污標準的制定廣受詬病。有些標準過高,治污企業的能力普遍難以企及;有些標準又過低,跟不上時代發展和産業技術進步的步伐。

  産業化治污需多方合力共促

  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已成為我國環境污染中的“三座大山”,固廢污染、噪音污染時時危害人們的健康。被寄予厚望的産業化治污,能否承受住眾多期盼,還需拭目以待。

  在科學規劃上,全國各地首先應描繪好“治污地圖”,因地制宜、因污制宜制定治污規劃。很多治污項目“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方向或時間錯了,後果難以設想。李發生認為,一個成熟的治污項目應該在前期調查、分析和論證上多下工夫,各地對重要治污工程本身、投資效益、利益相關方訴求的考慮應更充分些。

  在市場開拓上,需依託環境資訊的進一步公開。環保市場是依靠政府對污染的有效監管而發展起來的市場。一方面,政府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是在較短時期內加快環保科技産業由潛在市場向現實市場轉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少數地方和部門在一些環境事件上的“失語”“狡辯”“忽悠”,反而使公眾自發參與環境監測的熱情高漲、輿論監督的力度不斷加大,環境資訊公開成為促進治污産業發展最有力的手段。

  “環保和治污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公眾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劉帥説,例如去年公眾自發監測PM2.5,為大氣治理和空氣品質測量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在科技創新上,治污企業的科技水準與人才素質需進一步提高。長期與治污企業打交道的洪國良認為,治污的公共性決定了政府應該加強督促行業企業提高科技水準,不能完全由市場進行調節。一些緊迫而重大的環保治污技術還沒有突破,如對於鉛鋅選礦,國內還沒有一家能真正實現廢水迴圈,這些難題需要國家整合行業內外的科研力量。

  在行業良性發展上,治污産業亟須建立嚴格的行業準入等規範、標準和制度機制。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湖南省環保廳已重點開展行業整頓與完善制度等工作,包括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的申報、考核、人員培訓,污染治理項目的招投標、品質效益的督查和監測,環境科技項目的申報品質和結題評估,環境服務從業單位的市場準入和資質管理等。(《半月談內部版》記者 史衛燕)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