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碩果飄香。鹽都臺創園內各色花海競相開放,喜迎八方遊客。
緊扣“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區域和鹽臺兩地農業交流合作的平臺”的園區定位,今年來,臺創園不斷突出臺灣元素,彰顯鹽都特色,全力打造花卉特色産業園區。今年6月份,該園區榮獲“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範園區”稱號。
壯大花卉産業,做強美麗經濟。
“園區現已形成‘一個中心、四大功能區’的空間發展佈局。”臺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個中心,即“研發孵化服務中心”,主要包括規劃展示館、農産品展示館、科技研發平臺、品質檢測平臺、資訊培訓平臺、旅遊服務平臺和農耕科普平臺。四大功能區,融“花卉苗木産業區”、“設施果蔬生産區”、“迴圈農業示範區”、“郝氏故里景區”為一體,已成為臺創園的靚麗名片。
在“一個中心、四大功能區”空間佈局的基礎上,臺創園將花卉確立為新興的主導産業,厚植臺灣元素,以打造“全省一流的花卉生産示範園區”為目標,規劃1.2萬畝臺海花卉港,按照“兩縱兩橫”的空間佈局,促進鮮切花、盆栽花、觀賞花“三花”聯動齊頭並進。
該園區已形成一港八園産業格局,蘭花博覽園已建成3萬平方米智慧溫室,菊園建成連棟大棚14萬平方米,此外,還有百合園、水景園、紅掌園等特色花卉專業園區,催生放大了“一花一園、一園一業”的示範效應。
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綠色園區。
今年來,臺創園堅持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確保“一片林”建設成效,園區今年新增成片造林360畝,河堤綠化35公里,提升30公里綠色通道背景林,創建綠化示範村1個。該園區針對不同綠化類型,制定綠化苗木管護方案,轄區內1800多畝公益林全部與相應村居簽訂了管護協議,由村民包保管護,既實現跟蹤養護常態化,也讓村民在綠化管護工作中得到收益,真正實現造綠為民惠民。
同時,該園區全力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按照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總體部署,圍繞彰顯秀美鄉村風貌特色,力推生態農業“接二連三”工程,深度開發特色鄉村遊。突出花卉觀光主題,圍繞臺海花卉港、郝氏故里兩個端點,沿雙新大道串聯各個節點,做精臺創園“一日遊”,叫響“風情臺創園” 生態鄉村遊品牌。
據介紹,9月30日盛大開幕的2017第三屆臺海菊花節,集中展示了500多種切花菊、地被小菊、非洲菊、傳統秋菊,不出菊園便可將全球的珍異品種盡收眼底。
調優農業結構,做大富民文章。
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農業發展品質、效益和競爭力,臺創園圍繞省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的産業清單、技術推廣清單和典型培育清單,採用“縮糧、擴經、調水、增綠”方式,加快項目集聚,不斷深化秋播結構調整,沿雙新大道縱深拓展,推進沿線村居整村流轉,做大富民文章。
結合花卉特色産業,園區即將啟動5000平方米花卉創客空間,與現有花卉種植大戶合作,採取當地農戶免費試種、種植大戶包技術包市場的模式,激發農戶主動參與。利用1-2年期的有序引導,培養20戶以上本地花卉專業種植戶,帶動普通農戶向職業花農轉變,真正實現産業增收。
“臺創園已建成了各類農業項目50多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4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個。”臺創園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園區分層分類挖掘培育創業致富典型,利用秋播結構調整契機,結合園藝花卉、設施果蔬、休旅觀光等産業類別,扶持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擴規模、提質效,示範帶動當地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生産經營,年內再培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個以上,讓更多農戶在農業産業各環節中分享更多收益,實現産業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