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鹽都臺創園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 譜寫農業發展新篇章

2017年11月22日 來源: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

鹽都臺創園的切花菊展示棚。(鹽都臺創園供圖)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11月22日訊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鹽都臺創園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瞄準“全省一流的花卉示範園”目標,持續壯大花卉産業,創優創美生態,聚力創新發展,聚焦富民強村。

  鹽都臺創園作為鹽都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區域,農村改革創新的先行板塊,通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支援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的一系列具體部署,將繼續圍繞“産業是根本、生態是底色、富民是關鍵”的思路,不斷做強花卉産業,做精觀光農業,做美生態環境,全力打造現代農業高地、生態旅遊勝地和富民惠民福地。

  産業發展,關鍵靠重大項目支撐。該園區圍繞“一花一園、一園一業”的産業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在建重點項目,皇達蘭園年底前建成輸美玻璃溫室40000平方米,實現蘭花博覽園連片規模達70000平方米,蝴蝶蘭年出口量超500萬株,青州園藝30000平方米玻璃溫室12月份建成投産。同時,加密對接臺灣大漢園景、宏瑞種苗等花卉産業龍頭,通過“引進一個、帶動一片”的發展思路,每年擴增各類園藝花卉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突出招引科技研發、種苗繁育、保鮮物流等産業補鏈項目,以規模企業落戶拉動花卉全産業鏈發展,從而放大臺海花卉港集聚花企、花商、花農的“磁場效應”,提速打造全省一流的花卉示範園。

  綠色生態,關鍵在於解決環境問題。該園區經過近年來的發展,農業生産已從過去單純追求數量開始向品質效益和綠色生態方向轉變,生態迴圈農業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今後,將持續深入推進263專項行動,常態化抓好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進一步提升農田水利基礎配套,實現糧食生産關鍵環節全程機械化,農作物秸稈全量還田,病蟲害統防統治全覆蓋,不斷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推動形成生態農業發展新格局。同時,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常態化管護,彰顯秀美鄉村生態風貌,按照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規劃,突出花卉觀光主題,叫響生態鄉村旅遊品牌。

  強村富民,關鍵是創新致富路徑。園區精準扶貧工作負責人介紹,要堅持打好富民主攻仗,必須在富民路上不斷探索新舉措。當前,農民致富還是靠土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給廣大農民和農業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臺創園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優勢載體,必須要不斷夯實服務“三農”基礎,充分挖掘各類創業致富典型,激勵更多的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當地農民,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揮灑創業的激情和汗水,精心種好自己的“致富田”。下一步,將出臺花卉産業發展扶持辦法,啟動5000平方米花卉創客空間運作,通過種植大戶合作示範,激發本地農戶主動參與花卉生産經營,利用1-2年的有序引導,培養20戶以上花卉專業種植戶,從而帶動更多農民向職業花農轉變,真正實現産業增收。

  今後,園區將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始終把促進産業發展和帶農增收致富作為園區建設的重要檢驗標準。以不斷創新的舉措,激勵廣大農民參與到現代農業發展中來,通過園藝花卉、設施果蔬等特色産業創造更多的富民成果,努力把富民這件最應幹、能夠幹、必須幹好的頭等大事幹實幹好幹出彩,努力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江蘇鹽城鹽都臺灣農民創業園)

鹽都臺創園的蝴蝶蘭生産棚。(鹽都臺創園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