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新疆若羌棗農發明採棗“神器”

2016年11月01日 16:32 來源:天山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劉忠平發明的紅棗采收機在棗園作業。

  眼下,正值紅棗採摘時節,新疆若羌縣吾塔木鄉西塔提讓村棗農劉忠平每天都在棗園裏忙得熱火朝天。不同於往年的是,他有了一個新的“法寶”——採棗“神器”。

  10月28日,記者來到劉忠平家的棗園裏,看到4個工人正在駕駛著一輛拖拉機改裝的機器在地裏收棗,這台機器經過之處,散落在地上的紅棗被全部吸起,工作效率相當可觀。

  今年60歲的劉忠平雖然只有高中文化,卻一直熱衷於農用機械的發明,先後發明出深度開溝機、霧化打藥機等農用機械,成為街坊鄰里眼中小有名氣的“發明家”。

  “我本來就比較喜歡搞些小發明,這些年若羌紅棗産業日益壯大,紅棗種植面積、産量都在不斷增長,但每年收穫的時節,人工成本高不説,有時還很難招到打棗人,我決定搞個紅棗采收機來代替人工撿棗,增加棗農的收益。”劉忠平説出了研究紅棗采收機的初衷。

  劉忠平便利用農閒的時間,潛心鑽研、反覆試驗,經過兩年、兩代改進,花費了近10萬元,終於完成了紅棗采收機的研究和製作。他告訴記者,紅棗采收機工作原理是用拖拉機動力經過變速,帶動風機,通過風機的吸力,把紅棗吸到箱子裏去,通過分離裝置把紅棗篩選出來,經過篩子把土、渣子、葉子等雜物帶出去,剩下的紅棗就比較乾淨了。

  記者看到,該機器具備吸棗、分離棗葉雜物等功能,撿拾品質與人工撿拾品質相當。從工作效率來看,該機器僅需4人操作,能夠高效完成二三十人的工作量。

  看到劉忠平的紅棗采收機效果不錯,村民艾力麥明説:“我家裏有17畝棗地,去年光人工採摘費就花了將近2萬元,今天看到老劉的機器非常棒,既省工又撿得乾淨,今年我準備租他的機子幫我撿棗。”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