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海南樂東:養鵝+打工,他們在家門口脫貧

2016年10月28日 10:25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青綠飼料要單獨喂,注意保持飲水清潔。”10月21日下午,家住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三平村委會三平村的羅麗香從縣畜牧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5頭扶貧豬苗,細心聽著工作人員叮囑的養殖注意事項,喜悅挂在她的臉上。

  三平村地處樂東山區,村民絕大多數是黎族,全村有235戶11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380人,羅麗香家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村民主要種植水稻,靠天吃飯,收入微薄。

  羅麗香和丈夫同村民們一樣,依靠種水稻和農閒時打零工維持生計。今年,家裏的兩個孩子到縣城讀初中,每月的伙食和其他開銷要800元,她告訴記者,家裏1.2畝水稻田一造收不到800斤,算下來賣不到1000元。日子過得很緊。

  今年6月,樂東召開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計劃投入財政專項資金1.12億元,幫助包括三平村在內的10個貧困村摘帽。

  “三平村是抱由鎮今年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僅僅依靠‘輸血式’幫扶無法幫助村民精準脫貧、徹底脫貧。”抱由鎮黨委書記陳錫農介紹。因此因地制宜謀劃産業佈局,盡可能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幫扶是樂東在三平村的扶貧思路。

  很快,通過各級政府的牽線搭橋,機關單位依靠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為三平村百姓開出了精準扶貧的“藥方”。

  走進村裏的三平龍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個塑膠大棚裏的5000隻鵝苗正孕育著三平村脫貧致富的希望。

  三平村黨支部書記劉文忠介紹,這個佔地7畝、緊鄰龍頭水庫的合作社由縣城投公司投入資金,縣扶貧辦挑選採購鵝苗,縣畜牧部門提供養殖技術支援,海口的一家企業提供飼料,村委會負責維護管理,帶動村裏104戶貧困戶參與養殖項目。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飼養,現在社裏的鵝大約長到2斤了,再過兩個多月等到8斤,就可以上市銷售。價格大約15元一斤,按人頭算下來每人收入1000多元。”劉文忠告訴記者。

  今年6月,一場招聘會在三平村舉行:幾張桌椅,10多家樂東本地企業代表,裏三層外三層看什麼都新鮮的村民……都讓這場招聘會顯得不同尋常。

  對於村民劉理平來説,這樣的招聘會他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已經和抱由鎮一家橡膠廠簽短約,每天的打工收入超過100元。

  每年5月份早稻收割後,三平村的村民會迎來農閒時節。此時距離晚稻播種約有1個多月時間,“過去出遠門到三亞打工,雖然收入高,但會影響耕作。”這一度讓劉理平很苦惱。

  陳錫農介紹,正是根據村民們的實際需要,鎮政府和縣就業局專門為其“量身定做”精準招聘會,對象就是樂東本地企業。同時把招聘會開到村民家門口,實實在在方便群眾務工脫貧。

  “今年全村有超過半數村民在樂東本地務工,絕大多數是依靠招聘會找到滿意的工作。”駐村幹部符輝説。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