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湖南永州市:脫貧攻堅提速快進

2016年10月28日 10:17 來源:永州市農業委員會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來,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和信心,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推進舉措有創新、有突破、有實效,全市呈現出提速快進、奮力趕超的攻堅態勢。

  一是進度快。從脫貧摘帽退出進度上看,步伐明顯加快。新田、江華2個國扶縣都作出了提前一年摘帽的安排,931個貧困村有389個貧困村計劃在今年退出。從省裏考核的幾個主要指標看,都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截止9月底,從各縣區上報匯總的情況看,全年減貧人口將達到16.7萬人,超出年初計劃4.7萬人;扶貧小額信貸達到15.55億元,完成了年初任務的223%,評級授信貧困戶數達到18.3萬戶,授信率達到93.4%;易地扶貧搬遷72個集中安置、8個分散安置點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5.52億元,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年度投資計劃。

  二是亮點多。産業扶貧打造了一張享譽全國的“名片”。按照“四跟四走”的思路,結合各地資源條件,運用市場的理念和金融的手段推進産業扶貧,産業扶貧的推進模式、扶貧經濟組織與貧困戶的聯結機制以及産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效果,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全國産業精準扶貧現場觀摩會、全省産業扶貧現場推進會都把永州市作為主要參觀現場,全省旅遊扶貧現場會也在江永縣召開,中央、省級媒體紛紛報道。金融扶貧開啟了永州“速度”。採取超常規手段推進金融扶貧,扶貧小額信貸的總量、增速一直領跑全省,推進模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多次在全省金融扶貧會議上作經驗介紹,省內主流媒體作專門的宣傳報道,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簡報給予重點推介。對象精準樹立了全省典型。堅持精準識別納入、精準核實退出,精益求精抓好貧困人口建檔立卡資訊系統建設,永州市貧困人口識別、脫貧退出的精準度排在全省前列。建檔立卡資訊系統數據誤差值是全省最小的市州之一,在全省建檔立卡專題培訓會上作典型發言;在省裏組織開展的2015年度脫貧人口認定復核中有9個縣區得滿分;國務院組織全國脫貧退出第三方評估抽查全省6個縣,江華縣是效果最好的縣。

  三是態勢好。在思想認識上,形成了脫貧攻堅的思維。各級各部門領導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脫貧攻堅上來,謀扶貧、議扶貧、親自抓扶貧。在力量調配上,聚集了最優勢的兵力。各縣區克服困難組建高規格的班子隊伍,精幹力量、聚集各方資源抓扶貧。新田縣抽調17名骨幹組成“大扶貧辦”,分為11個專業工作組分組作業,把全縣12個鄉鎮劃為12個戰區分區作戰,全縣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皆兵、兵團作戰、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在推進手段上,彰顯了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各縣區打破常規,用最嚴格、最管用的辦法抓調度,雙牌縣實行逐月巡查,對排名末位的鄉鎮黨政一把手和排名後七位的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誡勉談話甚至免職。在工作機制上,採取了超常規的辦法。各縣區均立足實際抓創新,有力有序攻堅作戰。市、縣、鄉、村各級都張挂扶貧開發條例解讀圖、脫貧攻堅規劃摘要圖、脫貧攻堅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等5張圖,每個貧困戶都掛牌標注幫扶項目、幫扶責任、脫貧時序,實行挂圖作戰。寧遠縣推行“大中小”戰略推進脫貧攻堅,大抓易地扶貧搬遷、小推扶貧小額信貸、中抓行業部門資源整合,將項目資金、資訊數據、幫扶力量等方面集中到脫貧攻堅上來,攻堅合力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