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天津市寧河區大於村千畝水稻喜獲豐收

2016年10月26日 09:24 來源:天津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 字號:       轉發 列印

  金秋時節,稻穀飄香。又到一年秋收時,從十月中旬開始,天津市寧河區廉莊鄉大於村的水稻進入了收割期。今年大於村種植的三千多畝水稻喜獲豐收,新引進的水稻品種産量高、品質好,大大提升了農戶的收益。

  在寧河區廉莊鄉大於村一望無際的稻田裏,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幾臺大型水稻聯合收割機不停地穿梭其中進行水稻收割、脫粒、一條龍作業。大於村從十月十五號開始進入水稻收割期,全村三千多畝水稻共動用收割機十余臺。機械化收割使村民們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於村水稻種植戶馮振利説:“水稻的産量百分之百的都比去年産量高,今年雨水好,前半季雨水好,水稻長勢都比去年好。一畝地一般收一千二百斤,穩産。”

  今年以來,大於村“兩委”班子積極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在水稻種植中主推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做到統一供種、統一播種時間、統一機耕機耙、統一插秧時間、統一栽插規格、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上水、統一病蟲害防治,示範帶動全村三百戶水稻種植戶進行規範化生産。與此同時,村“兩委”班子及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查苗情、看病情,全面掌握水稻的生長情況,根據不同苗情的長勢,分片區、分品種進行分類指導,並制定有針對性的田間管理方案,手把手、面對面的指導農民種植水稻,為水稻豐産豐收奠定了基礎。大於村黨支部委員馮克會説,今年的水稻預計畝産量會達到一千四百斤,村民們真正實現了大豐收。

  “插秧都是大隊統一管理,負責給統一上水。插完秧統一管理。今年還頭一年實行了一種釋放肥,頭一次施下比較方便。以後根據這個稻地的情況稍微在積點肥,所以今年長勢非常好,産量各家都非常高。”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