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福建寧化:小黃瓜地里的“大產業”

2016年10月25日 16:45 來源: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10月2日,村民廖秀莉在團結村的食品加工基地內,雙手麻利地加工小黃瓜。據她說,每月在基地上班,都能及時拿到工錢。這得益于三明市扶貧協會的幫扶。

  前些年,廖秀莉家里特別困難,兩個小孩在學校讀書,每年家里都為小孩學費發愁。去年初,三明市扶貧協會幫扶她家3000元,幫助她擴大種植小黃瓜3畝,當年收入1.2萬元,加上每年到基地打工,有工資1.6萬元。她說:“如果沒有市、縣扶貧協會的真心幫助,我現在可能還沒有脫貧。”

  廖秀莉家的脫貧是寧化縣淮土鎮團結村充分利用特色產業,依托扶貧協會,進行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團結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69人。三明市扶貧開發協會結對幫扶團結村,他們與寧化縣扶貧開發協會一起幫助團結村,將臺灣小黃瓜作為全村發展的主要產業。小黃瓜畝產可達9000至10000斤,每畝產值可達5000至6000元,比種烤煙、糧食收入好很多,技術要求又不高,一年可種植兩季。

  市、縣兩級協會的同志在幫助村民發展小黃瓜時,不是單純地發動村民出賣鮮瓜獲得利潤,而是全方位地幫助發展小黃瓜產業。比如:幫助團結村注冊了寧化縣家家果蔬發展有限公司,擴建了新廠房、腌制池,添置了半成品加工設備,引進加工技術,對小黃瓜進行初加工,提高了產業的綜合效益,讓在家門口打工的村民,每人每月可增加工資收入1850元。

  今年,三明市扶貧協會加大對劉運秀、張根祝等5戶貧困戶的幫扶力度,幫扶資金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爭取讓他們在年底實現脫貧。如貧困戶劉運秀因病致貧,2016年該戶已訂單種植小黃瓜3畝,同時增加了肉牛養殖2頭,預計可增加收入2萬元。

  現在,小黃瓜生產和加工是村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成為團結村的一個“大產業”。今年上半年,全村種植小黃瓜面積300多畝,產值有150多萬元。截至目前,村里已有貧困戶16戶、46人實現脫貧。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