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何以安身立命》

時間:2016-07-29 08:3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基本資訊]

  書名:《何以安身立命》

  作者:許紀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書號:9787508662565

  定價:39.00

  [內容簡介]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在本書中,許紀霖先生通過與眾位學者的談話,分多個層次對我們每一個人如何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進行了探討:我們要如何面對自己,找到面對死亡、信仰和文化環境的方法。如何看待我們的歷史、看待世界的發展趨勢?如何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眾位學者通過對話題的討論,力求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們找到重建自己內心的方法。

  [作者簡介]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華東師範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與世界聯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聯常委、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日本愛知大學、東京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與知識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國知識分子十論》、《啟蒙的自我瓦解》(合著)、《大時代中的知識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啟蒙如何起死回生》、《當代中國的啟蒙與反啟蒙》等。《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一書2005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編輯推薦]

  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這個世界變得撕裂、難以思議,我們必須去理解、闡述、適應並改變。

  許紀霖、梁文道、劉擎等學者探討重建心靈世界之法。

  目 錄

  自序

  第一編 何以安身立命

  儒、耶、佛對話當代人的心靈世界

  現代人如何面對死亡?

  知識分子:文化托命之人

  第二編 換一種視野看中國

  何謂現代,誰之中國

  新文化運動的雙城記

  回眸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傳統

  第三編 這世界怎麼了

  從中東的民主困境到歐洲的穆斯林難題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如何面對無所不在的暴力?

  新天下主義:當中國遭遇世界

  第四編 一個陌生的時代

  中式教育打敗西方了嗎?

  科學家、同性戀與國家利益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革命

  網路時代的語言暴動與教主現象

  許紀霖:知識分子應作文化托命之人 

  在這個陌生的時代裏,如何安身立命?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做什麼,又能夠做什麼?近日,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許紀霖新作《何以安身立命》出版,試圖通過十二堂人文素養課,探究如何重建當代人的心靈世界。

  《何以安身立命》是作者許紀霖近兩年在上海主持和參與的多個人文論壇與沙龍的對話集,許紀霖通過與梁文道、劉擎等學者的談話,分多個層次對每一個人如何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進行了探討,討論的主題都與知識分子的家國天下情懷有關,從城市身邊的社會文化現象,到國家與世界的大事件,無所不談。無論是“清議”,還是“清談”,皆承繼了中國士大夫的精神傳統。眾位學者通過對話題的討論,力求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們找到重建自己內心的方法。

  在書中,許紀霖著重強調了知識分子的精神:“中國的知識分子,從古到今,常懷苦痛。這種苦痛被稱為‘憂患意識’,為家國天下憂心,知識分子會為與他自己利益不相干的事而痛苦。知識分子一定有家國天下情懷,對身處的地方、國家和世界充滿了深切的關懷。知識分子天生就是情懷黨, 與其説它是一種職業,不如説是一種精神。”許紀霖認為,與其他群體的不同的是,知識分子一定是有一個精神的寄託,一定有一個精神的信守。他們可以不把物質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面,但一定要把心靈的關懷、精神的寄託、文明與文化的價值、尊嚴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著名學者余英時曾説:“我在哪,中國的文化就在哪。”他擔當了中國的天命。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世界文化,都不是抽象的,文化背後有其主體,主體就是自覺擔當和傳承文化的人,這些人就叫作文化托命之人。文化是通過一代又一代托命之人薪火相傳的。在今天這個不再有英雄的時代,依然需要文化托命之人,只要他們的精神還在,中國文化就不會亡,人類命運才有希望。

編輯:楊真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