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著名文學雜誌《當代》成立35週年紀念,當九十高齡的名作家屠岸從電梯裏走出來時,現任《當代》雜誌社社長耿林燕心中“特別特別感動”。緊接著,王蒙、賈平凹、劉心武、鐵凝、劉震雲等陸續到場,這些如今在文壇赫赫有名的作家在走上文學道路之初的不少處女作、成名作都發表在這裡,作家們稱《當代》雜誌是自己文學夢開始的地方。現場,王蒙、賈平凹、劉心武、鐵凝等35位作家獲“榮譽作家”稱號。每人得到一個木製的《當代》模型,惹得阿來直開玩笑:為什麼不是金子做的呢?
鐵凝:我第一部長篇小説就發表在《當代》上
“我這一代人是文學的晚輩,《當代》創刊之初,那時候我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我覺得我們那代的文學青年集體夢想就是能夠在《當代》發表作品。”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説。作家寧肯稱《當代》雜誌是自己“文學夢開始的地方”,“落實到我身上我覺得特別合適,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就發表在《當代》上。”
作家王躍文説,是《當代》雜誌讓他從湖南文壇走向了全國文壇,“我是在《當代》成長起來的作家。”
作家阿來説,自己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代表作《塵埃落定》當初是被《當代》雜誌發現和發表的,這部“在當時顯得稍微有點特別的作品”被雜誌肯定讓他十分感動。
王海鸰:我的結婚離婚都與《當代》有關
作家王海鸰的作品《中國式離婚》和《新結婚時代》等最初都發表在《當代》,這位寫婚姻故事的女作家稱自己的愛情狀態和雜誌分不開,“我的結婚、離婚都與《當代》有關”,她與前夫的相識就是在《當代》雜誌的筆會上。
作家陳桂棣説,31年前,他的第一部作品給了《當代》以後,就得到了當代文學獎,“使我由一個工人變成了一個作家,實現了作家夢”。陳桂棣回憶自己30餘年來在《當代》發了14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發表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寫到了某一部作品,突然受到了上級的審查,當時我的心臟就出了問題,《當代》主編朱勝常給我打來電話,説,我們在等待你的下一部作品,我聽了以後淚流滿面。”
王剛:走到劉心武家樓下緊張得不敢上去
作家王剛講了個故事,“1987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去了《當代》,老編輯看著我手裏面的一篇中篇小説《冬天的陽光》,他就喊,小周小周。然後跑過來一個小男孩,現在據説要退休了。”這位當時的小男孩就是後來著名編輯周昌義,他曾經從自來稿中淘出閻真的《曾在天涯》,獲人民文學獎,閻真從此步入文壇,2005年,他力推楊志軍的《藏獒》,創半年銷售四十萬的驚人銷量。王剛回憶自己初到文壇,在當年《當代》認識了不少老作家。1978年的某一天晚上,他在北京前三門的某一個樓下等了兩個晚上,等著看一眼王蒙。“我那個時候是個小當兵的,穿著軍裝,終於在一個星期以後見到了王蒙老師。王蒙老師很認真地回答了我半個小時的問題。以後他在他某一部小説的序言裏面提到有一個小當兵的問他問題,讓我逢人便説。”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某一天又去想看一看劉心武,“我走到樓下的時候,我嚇的不敢上去,因為我確實太緊張了。”王剛説,因為有《當代》,才能夠和我熱愛的這些文學前輩相識。陳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