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賈平凹《老生》蟬聯《當代》年度最佳長篇小説

時間:2015-01-23 08:39   來源:深圳商報

  記者 陸雲紅

  被公認為“現實感最強”的純文學刊物《當代》昨天迎來創刊35週年紀念。鐵凝、王蒙、劉心武、賈平凹、王海鸰等35位作者獲得“《當代》榮譽作家”稱號。深圳作家鄧一光也獲得“《當代》榮譽作家”稱號,在當天同時進行的《當代》長篇小説(2014)年度獎評選中,賈平凹以《老生》蟬聯年度最佳長篇小説。

  三分之一“茅獎”

  出《當代》

  創刊于1979年的《當代》共出版《當代》 220 期,《當代增刊》20 期,《當代長篇小説選刊》66 期,發表作品近6000部/篇,其中8部獲得中國長篇小説最高獎項之一的茅盾文學獎,佔茅盾文學獎獲獎總數的三分之一。包括陳忠實的《白鹿原》、劉心武的《鐘鼓樓》、古華的《芙蓉鎮》、阿來的《塵埃落定》、麥家的《暗算》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很多作家都曾向《當代》投稿。路遙當年投稿給《當代》的時候,曾給編輯致信説,此稿不用,他將永不創作。所幸,不僅《當代》刊登,還榮獲全國中短篇小説獎。30年前,王朔和他的小説都還有些靦腆,作為中篇處女作,《空中小姐》獲得《當代》文學獎,似乎給了他文學自信,於是中國有了一個“叛逆”作家。

  《當代》雜誌社負責人表示,文學記錄中國,是《當代》35年的現實主義堅守。能夠切身感受中國的迷惘和陣痛,能夠親身見證中國的努力和堅持,能夠踏實記錄中國的頑強和進步,是《當代》的幸運。今後無論文學以怎樣的方式和載體繁榮,都離不開永遠的現實主義精神,《當代》衷心希望和所有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讀者和作者一起,繼續以文學記錄中國。

  “當代”是勇氣

  也是擔當

  35位作家獲評“《當代》榮譽作家”,他們是鄭義、古華、柯雲路、王朔、王剛、劉心武、張煒、蔣子龍、馮驥才、莫懷戚、鄧賢、王躍文、王蒙、陳桂棣、春桃、鐵凝、麥家、阿來、閻真、路遙、賈平凹、王海鸰、徐貴祥、王樹增、李國文、胡平、張勝友、趙瑜、嚴歌苓、寧肯、楊志軍、董立勃、鄧一光、陳忠實(以首次在《當代》發表作品為序)。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以作家代表身份發言時説,《當代》不僅成就了一份響亮的刊物,也成就了幾代作家。“當代”這個詞是勇氣,是擔當,是文學昂揚面對複雜現實的堅守。她希望《當代》今後能繼續培養出積載希望、頤養深情的好作品,也讓讀者在飽滿、生動的閱讀中延伸精神年齡。

  92歲的詩人、翻譯家屠岸自稱是《當代》的作者、讀者,他以《當代》顧問身份發言説,文學是民族的靈魂,《當代》作為一本純文學刊物,堪稱民族靈魂的載體。35年處於“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之間。“而立”代表《當代》已屹立於東方文學之林,“不惑”指《當代》抵制低俗文學、玩笑文學、庸俗文學,堅持文學的高貴品質,堅持真善美、精氣神。他祝願《當代》繼續揚帆前進,為文學事業發展樹立更多功勞。

  深圳作家鄧一光也獲得“《當代》榮譽作家”稱號,從1992年起,他共有《休息》、《我是太陽》、《多年以前》、《在龍華跳舞的兩個原則》四篇作品發表在《當代》上。《當代》對他的評價是:“戰士有軍人的宿命,將軍有英雄的宿命。如果你是太陽,胸懷永遠不落的情懷,黃昏就格外悲涼。《我是太陽》,拉開了轉型期英雄主義頌歌的序幕。”

  他在發表感言時説,最早給《當代》投稿時他生活在一座擁有二千多年曆史的城市,現在他生活在和《當代》同樣年輕的城市深圳。他希望大家記住當代的歷史,以及歷史中的當代。

  作家劉震雲作為嘉賓為《當代》榮譽讀者頒獎。“《當代》心胸特別寬廣,我從未在《當代》發表過一篇作品,但有5部作品獲得過《當代》的年度小説獎。”他表示,他的夢想是今後能在《當代》發表作品。

  “零獎金 全透明”

  以“零獎金,全透明”的評獎風格在文壇獨樹一幟的“《當代》長篇小説年度論壇”昨天同時舉行。本次論壇共評選出“《當代》長篇小説(2014)年度獎”5名,分別為賈平凹的《老生》、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楊絳《洗澡之後》、閻真《活著之上》、嚴歌苓的《媽閣是座城》,其得票最多的《老生》當選年度最佳小説。這是賈平凹繼去年《帶燈》之後再次獲得“最佳”。

  本次獲獎作品均經現場投票選出。據活動主辦方人民文學《當代》雜誌社介紹,本次參選作品由各省作協、出版社、雜誌社自薦,媒體讀書版推薦,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讀者提名,均為2014年正式發表、出版的長篇小説。

  自2004年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舉辦的“《當代》長篇小説年度論壇”已舉辦11年。 據悉,在評選“長篇小説年度五佳”及“最佳”時,採取了嘉賓投票、提供參考篇目等方式。主辦方希望借此使評獎結果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為作家、出版社、批評家以及讀者提供一次交流機會。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