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諾獎得主布羅茨基最後的作品引進出版 含21篇散文

時間:2015-06-16 08:07   來源:據南方都市報

  今年5月24日,是俄裔美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75週年誕辰。近日,布羅茨基的最後作品《悲傷與理智》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

  據介紹,此次出版的《悲傷與理智》共收入散文21篇,大致分為回憶錄、旅行記、演説講稿、詩文賞析、公開信和悼文等幾種體裁。這些散文形式多樣,長短不一,但它們訴諸的卻是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詩和詩人”。

  被流放的天才詩人

  約瑟夫?亞歷山大羅維奇?布羅茨基,1940年5月24日出生在聖彼得堡的一戶中産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攝影師,母親是會計。

  布羅茨基的少年時代,換過5所學校。不到16歲時,他就離開了學校,開始了頻繁變動的工人生涯。17歲時,布羅茨基才開始經常讀詩,傑爾查文、巴拉丁斯基等人的詩作是他那段時間的營養來源。20歲那年,因為地下詩歌雜誌《句法》刊登了布羅茨基的五首詩,他開始被克格勃關注到。在當時,包括布羅茨基在內的年輕詩人作品,被認為是個人主義、悲觀主義,而不符合當時意識形態的。

  1964年,布羅茨基因“不勞而獲罪”被起訴,判處五年徒刑並被流放。後經俄羅斯女詩人阿赫瑪托娃等名人斡旋,一年半後獲釋。這一案件也使得年輕的他獲得國際性聲譽,他的一部詩集在美國出版。

  1972年,布羅茨基被蘇聯當局變相驅逐出境,後移居美國加入美國國籍,多部作品陸續出版。198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之一。

  我們為什麼讀布羅茨基?

  5月24日,《悲傷與理智》譯者、翻譯家、俄羅斯研究會會長劉文飛提出一個問題:布羅茨基對今天的我們有什麼意義?

  按照劉文飛的總結是三點:第一,布羅茨基生活的姿態。被流放過的布羅茨基,到美國後有意淡化自己受難的歷史。他告誡學生:永遠不要把自己放在犧牲者的位置上去,我成功不是因為受難,而且不會因為受難而提升詩歌水準;第二,他是一個詩人,信仰詩歌,堅信“美學是倫理學的母親”。這對當下從事文學藝術的人有很大啟示;第三,布羅茨基在中國當下的價值。布羅茨基通過創作和自己的生活姿態,強調最多的是人的個性。

  他覺得人類生活的絕大部分是同一反覆,只有詩歌才有可能對這個同一反覆做某種抵抗,也就是通過這種抵抗彰顯你存在的意義。

  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汪劍釗表示,“我們姑且承認這是一個非詩的時代,我倒是覺得恰恰最需要詩歌。就像生活在沙漠裏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水,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作為詩人的布羅茨基

  布羅茨基堅信詩歌是語言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文學體裁等級劃分上最高的。在為俄羅斯著名詩人茨維塔耶娃的散文集所作的序《詩人與散文》中,他精心論述了詩歌與散文相比的優越之處,包括歷史更悠久、更接近文學本質等。

  不過在中國,談起布羅茨基,更多人談的還是其散文中的美學理念。劉文飛解釋説,“布羅茨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我們都知道作為詩人的布羅茨基,但我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閱讀他的散文。他的詩確實比較難翻譯,可能跟他講究俄語的格律有關係,翻譯過來確實不像讀原文一樣好。”

  曾經譯過二十幾首布羅茨基詩歌的汪劍釗表示,自己在翻譯的過程中有一個體會,“我覺得布羅茨基是一個集大成式的人,他的身上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部分。他把各種文化消化完以後,重新變化成自己的血液和語言,再表達出來。他在這一點上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雖然布羅茨基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後半期最重要的俄語詩人,可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文學界,布羅茨基傳播最廣、更受推崇的卻是他的英語散文,他甚至被稱作“最偉大的英語散文家之一”(《泰晤士報》)。

  劉文飛將布羅茨基詩性的散文寫作手法稱為“詩散文”。在他看來,“詩歌思維的方法被移入散文,詩歌發展成了散文”的現象,在《悲傷與理智》中隨處可見。首先,這本書裏的散文都具有顯見的情感色彩和強烈的抒情性。其次,書中每篇散文的結構方式和敘述節奏都是典型的詩歌手法。最後,書中散文呈現強烈詩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布羅茨基在文中使用了大量奇妙新穎的比喻。(據南方都市報)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