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日前曝光。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將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相當於將歷史課本簡化為臺灣史與世界史兩部分。
消息一齣,輿論譁然,許多專家學者乃至網友都批評這份課綱充滿“臺獨”的意識形態,就連具有“深綠侯舌”之稱臺灣《自由時報》都坦言,新課綱目的就是要構建“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臺灣的中小學教科書必須依照臺當局制定的課綱編寫,寫完後再經“課本審定委員會”審查,審查通過才能讓學校採用。筆者以為,臺灣蔡英文當局如此費盡心機修改歷史課綱“去中國化”,凸顯臺灣的“主體性”,將留下諸多後患。
加深臺灣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實現“臺獨”的焦慮。
“臺獨”勢力基於“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的考量,早就將“臺獨”的黑手伸向臺灣歷史教科書,特別是陳水扁任內,將歷史科由原本所採“本國史”與世界史二分法,改採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分法,將臺灣史與中國史獨立並列,予以完全切割,借此培養臺灣青少年的“一邊一國”乃至“兩國論”的史觀,導致島內主張“臺獨”的人數增加(2016年有民調顯示,臺灣51.2%的民眾要求“臺獨”),“仇中”和“反中”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2014年出現以“反中”與“臺獨”立場為主軸的“太陽花學運”,嚴重阻礙兩岸交流。
而今,蔡當局修改歷史課綱,在既有的基礎上,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使歷史課只剩臺灣史與世界史,並且做出鄭成功、清政府、“民國政府”是“外來政權”,以及“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去中國化”和“臺獨化”的表述,進一步向臺灣青少乃至民眾灌輸“臺獨”思想,必然強化他們的“臺獨”意識。在中國大陸實力不斷增強,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框架更加穩固,連陳水扁當年主政時都承認“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情勢下,受“臺獨”歷史教科書特別是蔡當局更加“臺獨”歷史教科書影響的臺灣青少年乃至民眾,在具有強烈“臺獨”慾望與“臺獨”根本不能實現的現實面前,對“臺獨”的焦慮自然會更加嚴重,有可能在很想“臺獨”而“臺獨”無望的煎熬中度過!
助長“臺獨”勢力的發展。
由於兩岸過去長期隔絕,臺灣民眾長期受到“臺獨”宣傳誤導與臺灣有關方面對大陸的抹黑造謠,以及國民黨對“臺獨”言行的抵制不力乃至“放水”、“開綠燈”,臺灣島內政治上趨向“臺獨”的民眾,呈現增加趨勢,造成“臺獨”政黨和團體不斷增加,目前在島內比較有政治實力的“臺獨”政黨就有民進黨、臺聯黨、時代力量等政黨,特別是時代力量黨是借“太陽花學運”之勢新成立的“臺獨”政黨。
可以預料,如果蔡當局將修改“去中”的歷史課綱付諸實施,有可能強化臺灣民眾的“臺獨”意識,擴大“臺獨”的群眾基礎,給“臺獨”政黨和“臺獨”人士帶來新的“臺獨”幻想,認同和支援“臺獨”,從而助推“臺獨”政黨和團體等“臺獨”勢力的發展。
增加兩岸和平統一的難度。
多年來,中國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持續推出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嘉惠到許多臺灣民眾,充分體現了大陸對臺灣民眾關懷和照顧的誠意與善意。然而,眼下,臺灣的“臺獨”勢力猖獗,不僅推行“去中國化”“柔性臺獨”戰略,而且時常公開宣揚“臺獨”主張,也少有人公開站出來反對譴責。另外,“臺獨”政黨民進黨之所以能夠在去年重返執政,並且擁有“立法院”過半數席次,以及多數縣市的執政權;連新成立的時代力量黨都擁有5席“立委”。
這些事實表明,具有“臺獨”意識,支援“臺獨”政黨的臺灣民眾確實不少,可以説大有人在。如果蔡當局修改歷史課程,使歷史課綱更加“去中化”、更加“臺獨化”,給臺灣民眾進一步造成兩岸是“一邊一國”或“兩國”關係的印象,誤導更多臺灣民眾形塑和強化“臺獨”史觀;那臺灣當局不要説更會以所謂的“臺灣民主與普遍民意”為擋箭牌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即使想調整其兩岸政策、接受“一中原則”,恐怕也會受到許多綠色民眾的阻攔,就無疑會增加兩岸和平統一的難處。(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