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針對臺灣準“司法院長”許宗力拋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一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指出,臺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針對安峰山的發言,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竟對此表示譴責與不滿,並妄稱臺灣“絕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許宗力和張小月如此大膽地放話“兩國論”,是其幕後主謀蔡英文在放風探意,看看大陸的反應。如此,蔡當局拋出“兩國論”究竟要幹什麼?
蔡當局為固基本盤,開始向“獨派”靠攏取暖。蔡英文上臺之後,雖然口口聲聲説要“維持現狀”,但其“去中國化”動作不斷,且執政出包頻頻,諸如停止使用“微調課綱”、撤除對“太陽花學運”分子的提告、任命有“臺獨”意識傾向的大法官、對衝之鳥礁不持特定的立場、對漁民主動赴太平島捍衛祖權百般阻撓、擬開放美豬等等。兩岸關係因蔡當局不認同“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由之前頻繁熱絡的交流交往,變成當前的“冷颼颼”,使兩岸關係進入寒冬期。臺灣經濟因兩岸關係的“寒冬”,也是寒氣襲人,特別是大陸赴臺旅遊銳減後,直接影響到臺灣旅館、餐飲、遊覽車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和從業人員的收入,以致相關行業舉行大遊行,且遊行此起彼伏,表達對蔡當局的強烈不滿。蔡當局上臺僅僅5個多月,卻把臺灣經濟社會搞的一團糟,民怨沸騰。
蔡當局執政不力,民眾怨聲載道,其民調自然雪崩下跌,出現死亡交叉,再加上“獨派”頻頻強勁施壓,蔡英文為了保住深綠這個基本盤,謀下一步的私利,只好向“臺獨”勢力妥協。所以説,許宗力、張小月等人如此大膽叫囂“兩國論”,也就不足為奇了,那完全是代表蔡英文在向“獨派”歸隊,以表決心。而許宗力、張小月等人正是猜摸透了蔡英文的“臺獨”意圖,看準了“臺獨”勢力在指導蔡英文下棋,為了展示自己在對大陸上“有作為”,保住自己的“官位”,也就一拍即合,搞些犬吠火車式的“臺獨”動作,積極向“獨派”靠攏。
菲律賓棄美國而去,蔡當局想趁機填補菲律賓這個空缺,主動做美國的棋子。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可謂是一個明智的人,上任後,首要任務是立即改變上一任政府錯誤的外交政策,把精力用到重拳開展“禁毒”、加強國內基礎建設、改善民生等問題上,極力擺脫菲律賓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當槍使的命運。杜特爾特主動向中國示好,與中國全面恢復友好的外交關係,在訪問中國時,與中國簽署了135億美元的協定,帶動菲律賓國內經濟社會發展。
然而,蔡英文當局並沒有從杜特爾特訪華受到啟示,反而是繼續抱著“臺獨”幻想,瞄準菲律賓棄美而去的時機,積極向美國靠攏,緊抱美國大腿,甘當其馬前卒。蔡極想成為替代菲律賓甘當美國棋子的角色,從美國戰略需求角度上看,美國當然很高興看到蔡當局的積極態度。無論是臺灣買美國退役的二手武器裝備以向美國交保護費也好,還是想成為先前的菲律賓充當美國挑釁大陸的馬前卒也罷,蔡英文當局依賴美國有兩個目的,其一,尋求美國對臺灣的“保護”,以對抗大陸,為其撐腰壯膽。其二,在蔡當局推行“柔性臺獨”“文化臺獨”“法理臺獨”時,美國不要過多進行干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就行。
然而,臺灣又不能像菲律賓之前那樣為美國衝鋒陷陣,對抗大陸,因為臺灣不是一個“國家”,它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讓美國很為難,如果讓臺灣捲進來,就違反“中美聯合公報”,涉嫌干涉中國內政,失去道義,將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制,損害美國戰略利益,得補償失。所以,臺灣難以充當菲律賓之前的角色。
菲律賓棄美國而去,與中國開展全面友好關係,美國心裏當然非常鬱悶。美國或許還對菲律賓抱有某種希望,其不便公開對菲律賓進行壓制。於是把氣就出到中國身上,一方面,派軍艦進入西沙群島橫行,展示其在亞洲的存在,表明即便沒有菲律賓當棋子,美國照樣可以單幹;另一方面,對蔡當局搞的“柔性臺獨”給予默許,以製造兩岸不和的氛圍,從而從臺海方面牽制中國大陸。
正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後的支援,所以蔡英文當局“臺獨”膽子越來越大,於是許宗力、張小月等人的“兩岸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等“兩國論”言論,挑釁大陸,直接挑戰中國大陸的底線。
杜特爾特的清醒與明白,更反襯出蔡英文的頑固與迷失。想玩“臺獨”把戲的蔡英文是在玩火,那是一條死路,其“臺獨”把戲也該收場了。怎麼才能叫醒裝睡的蔡英文?實力和時間將會給出一切答案。(台灣網網友:我心飛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