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高歌猛進的國産電影今年暑期遭遇票房滑鐵盧,國産片總票房相比去年同期的79億元縮水約32億元,下滑近四成。這一趨勢直到國慶檔期仍未扭轉。表面看來,這是缺乏製作精良的現象級“大片”導致市場疲弱,但深層次的問題在於資本力量的過分擴張使電影産業出現結構性失衡。事實證明,資本力量一家獨大不利於提升內容品質,任由資本肆意逐利很可能會毀掉中國電影産業的未來。
電影票房造假就與近年來網際網路資本大舉進入電影産業有直接關係。在資本的介入下,電影産業傳統的融資模式、創作模式和發行放映模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網際網路資本使電影産業獲得了充足的資金能拍攝此前難以想像的大場面、大製作,網路購票的便利和“票補”降低了票價,刺激了觀眾的購票熱情,使電影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但與此同時,對賭式的分賬合同、電影收入的期貨化也給“偷票房”“買票房”“幽靈場”等違規行為打開了大門。更有甚者,利用影片票房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從中牟取暴利。到這一步,電影作品成了金融工具,其本身的創作品質已經不重要了。《葉問3》片方之所以要自買票房5600萬元,就與其採用“網際網路+金融+電影”運營方式密不可分。
投資界有一個寓言式的故事:兩個人交易罐頭,每次出價都比上一次高一點,一段時間以後,兩人都賺了不少錢。但後來一個人實在忍不住想“什麼樣的罐頭要賣這麼貴?”於是打開一個罐頭,發現竟然是臭的。他質問對方,沒想到對方回答:“罐頭就是用來交易的,誰讓你打開的?”把文化産品金融化、證券化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誕生“臭作”。
在資本逐利本性的推動下,影視行業談故事的人少了,談融資上市的多了。創作心態日漸浮躁,有的影片從劇本策劃到拍攝完成到宣傳上映只有半年,品質如何可想而知。
現在不少觀眾總結,越是明星雲集的國産片越不能看。因為明星雲集就意味著影片投資主要花在了明星身上,劇本內容很可能蒼白膚淺,製作方面很可能粗製濫造。電影當然離不開明星,演藝精湛的明星往往是票房號召力的保障。片方為明星開出高價有其合理性。但一部電影的投資如果70%花在了主演明星的身上,顯然越過了合理的界限。實際上,影視明星收入過高已經不僅僅是文化行業的事,而是整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一個縮影。某明星一場婚禮花掉上億元,某明星近期的離婚官司所涉及的財産總額超過5億元,某明星一部電影的片酬是1億元……有人説,明星是稀缺資源,為稀缺資源出高價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他們忽視了問題的另一面,明星資源具有天然壟斷性(明星與明星之間難以相互替代),用這種壟斷優勢介入價格談判,必然會獲取高於其本身價值的溢價。影視行業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卻沒有造就與之相配的優秀作品——市場在這裡失靈了。
市場經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那種完全交給市場自由競爭就能實現出人才、出精品、出産值的“多贏”想法,是一廂情願的幻想。事實是:資本不受節制就必然膨脹,進而傷害行業和社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文藝繁榮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力量,但這不意味著對資本失去警惕。我們提倡限制資本、限制明星高收入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而是希望建立一個政府、資本和社會彼此平衡的體制,為文化産業發展創造一個健康、公正的環境。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20日 19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