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新聞》2月1日文章,原題:掌控太平洋島鏈的角力太平洋上環繞中國的漫長島鏈,被看做一堵墻、一處屏障,是攻擊者進攻、防守者固守的陣地。島鏈被視為跳板,是攻擊或入侵地區其他國家的潛在基地。從領土意義上講,它們還是顯示一國影響力的標誌。
“這其實是一個視角的問題,而視角受到地理和地緣戰略位置的影響,”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的安德魯 埃裏克森教授説,“屏障是一種相當中國的看法。它反映了中國擔心位於島鏈上的外國軍事設施,可能阻礙或威脅中國的行動或影響力。”
所謂跳板,是從攻守兩方面説的。
埃裏克森説:“許多中文文章表達了對島鏈可被用來針對中國進行兵力投送和軍隊集結的擔心。中國越來越多地實施遠洋行動和有限的兵力投送,更多的艦船通過第一島鏈,都為中國海軍提供了衡量其不斷增長的實力的標桿。”
在西方,高級官員和分析家們經常提到環繞中國的第一、第二島鏈,用以描述該地區的地理特點和推測中國的意圖。島鏈之説源自冷戰時期西方,原本用來描述該地區的地理特徵。不過,隨著中國海上力量的擴張,島鏈有了更多政治考量。
埃裏克森説:“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中國進行廣泛的努力,欲以多種不同方式突破該島鏈。不難想像,中國想要積累用不同方式穿過第一島鏈的經驗。”埃裏克森認為,中國發展短程彈道導彈也與其對第一島鏈的看法相關。
埃裏克森指出,中國海軍掌控著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導彈力量。“那些擁有足夠射程的導彈,似乎絕大多數都對準美國及其盟友所在地區的眾多軍事基地,那些基地幾乎全部是在第一島鏈上。”
埃裏克森認為,中國近來大造島嶼的戰略,與第一島鏈跳板和屏障之説有關。
“傳統上,第一島鏈利用的是既有的地理條件,但也可以説,中國如今在構築自己的島鏈——當做自身的跳板和為別人設置障礙。”
現在,關注的焦點是沿南海東部邊緣向南延伸的第一島鏈。“但是,第二島鏈在中國地緣戰略思想中的重要性將會增加。隨著中國繼續派出海軍遠征,中國可對關島和第二島鏈其他部分構成更多的威脅。” (作者克裏斯托弗 P 卡瓦斯,汪析譯)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