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日強調民進黨對大陸的態度與方法可以改變,但信仰與價值沒有改變。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他所謂“信仰”應該是指“臺獨信仰”、所謂“價值”應該是指“臺灣價值”。“臺獨”的意涵與可行性應該很清楚了,民進黨自己也知道“臺獨”不可行,但什麼是“臺灣價值”,恐怕就很混淆了。
社評摘編如下:
“臺灣價值”這個名詞起源於1991年,民進黨把“臺獨”納入黨綱後,李登輝開始推動“本土化”運動,企圖以“臺灣精神”與民進黨的“臺獨黨綱”競爭。兩者競爭改變了部分臺灣人民的“認同”目標,但也造成臺灣內部中國/臺灣、中心/邊陲、外來/本土、“統一”/“獨立”的二元對立意識。這一套“反”的意識企圖收割李登輝改造後,才有民進黨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臺灣價值”代表這一段發展的成果。
然而,李登輝在1996年舉行臺灣首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當年11月李推出“戒急用忍”並建構“雁行戰略”,希望臺灣經濟以日本為“雁首”、東南亞為“雁尾”。但日本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陷入長期經濟停滯,臺灣吸納有限,加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讓許多臺商“淪陷”在東南亞地區,不可自拔。
但亞洲金融風暴後,許多原本在東南亞投資的外商紛紛轉進大陸,創造2000年後大陸第一波崛起。但臺商受到“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只有一些人參與了大陸崛起的機遇。民進黨2000年“執政”後採取與大陸對立政策,臺灣又失去發展的好機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及2012年歐債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臺灣同樣受傷慘重,企業發展停滯,民眾實質薪資在2012年更退回14年前水準,年輕人收入不但無法跟父輩時代相比,甚至出現高失業率慘況。
民進黨所謂“臺灣價值”其實是“臺灣優先”無限上綱價值,並不是20世紀70年代臺灣商人手提007皮箱,跑遍世界找尋商機的價值,更不是海納百川、胸懷世界的價值。但一個小型海島型經濟體想要快速發展,必須與外界貿易、賺世界的錢,而不是把民眾鎖在島內做一些低價值、低薪的工作。“臺灣價值”被民進黨政治化後,高喊“臺灣價值”只會限制臺灣人向全球擴展的雄心,民眾缺少了創造性,不管什麼都會變成沒有意義的口號,無法實質鼓勵民眾走出去,為臺灣的經濟與自己的財富打拼。
蘇貞昌可以強調“臺灣價值”,但請多一點經濟面的思考,少一點政治操作的企圖,更不要成為“臺獨”的修飾詞,民進黨才會成為真正對民眾負責的政黨,才會得到臺灣民眾的信賴。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