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謝分飛 重現民進黨路線之爭

2012年10月31日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搶骨頭説”印證“蘇謝合”破局

  從臺灣媒體上看,謝長廷訪問大陸返臺後行程很忙——陸續拜會民進黨黨內大佬,接受媒體專訪,不遺餘力推介自己的“憲法各表”,一步步掌握著綠營的兩岸論述話語權。但繁忙並不必然帶來認同,先是“臺獨”“理論大師”林濁水指責他“一餐換一中”,隨後民進黨前主席遊錫堃也跳將出來,宣稱他若去大陸就談“一邊一國”,還説“正名制憲”比“重返執政”重要。這對謝長廷強調以調整兩岸論述來“重返執政”的構想,無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否定。謝長廷有感而發説,他“登陸”應該緊張的是國民黨,不知道民進黨緊張什麼。

  身為現任黨主席的蘇貞昌,其反應尤其重要,他原本可以選擇借謝的突破來引導民進黨改變,卻寧願選擇龜守在“臺獨”陣營。除了繼續壓下“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空頭支票,他緊接著拋出“搶骨頭”的暗諷,表示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不去跟國民黨爭,否則就陷入中國大陸“丟骨頭讓我們搶”的賽局和圈套中。

  從正面肯定“登陸”“沒有失去原來的立場”,且為“深獨”炮轟謝緩頰,到指責其啃食大陸“所丟出來的骨頭”,甚至還被傳欲與遊錫堃黑幕操作聯手“打謝”,總共才十幾天的時間,蘇貞昌的臉變得比翻書還快。不過個中原因倒是不難揣測,肯定是要避謝“登陸”所形成“衝擊波”的鋒芒,指責則是緩過來之後害怕謝坐大並防範綠營隨之起舞的政治攻防。由此觀之,蘇貞昌並不把謝長廷視為機會開闢者,而是當作麻煩製造者。  

  而在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看來,蘇用“搶骨頭説”切割謝長廷大陸行的作為與政治效應,更已驗證“蘇謝合”瀕臨破局的外界傳言。“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更是斷言,兩人很明顯已經割袍斷義了。

  蘇貞昌“拖字訣”背後有盤算

  作為民進黨前後兩任黨主席,謝蘇在兩岸論述上的分歧已十分明顯了:謝長廷主張儘速轉型,蘇貞昌則採“拖字訣”;謝認為要接受島內現行“憲法”,蘇則反其道而行。謝長廷回臺後一系列操作的步驟和過程,就是希望自己的論述能成為黨內共識,消解藍營的優勢去直面中國大陸。但他受訪時“臺獨不是民進黨選舉訴求”的言論無疑也在挑戰“獨派”底線,而這正是蘇貞昌賴以在黨內立足的重要資源。要維持“正統”的蘇,自然要拿出孤立、打擊“異端”的樣子給人看看。

  其實“蘇謝合”破局的種子,早在謝長廷宣佈“登陸調酒”之時便已埋下了。

  謝長廷的意外出招“登陸”,打亂了蘇貞昌“民生經濟、內政重於兩岸”的政治佈局。因此,從“個人行為”切割説,“辛苦了”的淡定説,不急於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拖延説”到最近的“搶骨頭説”,一連串的説法都是在封殺謝主導民進黨兩岸事務發展的可能性,其目的與動機正是阻止其在兩岸政策的定位上成為“領頭羊”,妨礙他問鼎“總統”的大業。

  不願趁勢打開民、共對話之窗,解開民進黨兩岸政治罩門的蘇貞昌,據傳日前更是決斷定調,短時間內“不碰兩岸就是不碰兩岸”!不少黨內人士擔憂這樣定調不知所為何來,不談兩岸政治,難道連兩岸經濟也不談?臺灣經濟發展怎麼可能和兩岸切割?他強勢想要關掉謝長廷打開的這扇門,自己開一扇窗,卻切不中2012年“大選”落敗的要害。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