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知名餅店爆食安醜聞 制度假還是良心假?

2017年05月15日 11: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手信店維格餅家竄改鳳梨酥保質期後作為新鮮食品重新出售,事件震驚兩岸三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維格餅家以鳳梨酥聞名,在大陸享有盛譽,這樣在兩岸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商家竟然沒有吸取近年臺灣食安事件頻發的教訓,把自己多年來建立的良好聲譽毀於一旦,實在令人遺憾。

  評論摘編如下:

  近來臺灣食品安全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前彰化雞場驚現二噁英含量超標的雞蛋,成因至今未明,日前又發生知名手信店維格餅家竄改鳳梨酥保質期後作為新鮮食品重新出售。事件震驚兩岸三地。臺灣名産之一鳳梨酥在大陸和香港都擁有不少粉絲,尤其維格餅家以鳳梨酥聞名,在大陸享有盛譽,如今竟爆出食安醜聞、自砸招牌,讓人既驚訝又痛心。

  這些年臺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几乎都捲入“食安風暴”。最令人震驚的是,在一波又一波的食安事件中,“主角”不乏知名大廠:2013年被發現以劣質油充當高檔橄欖油出售的大統長基是島內油品第二大供應商;以生産芝麻油聞名的富味鄉也于2013年被查出3款黑麻油摻入低廉的玉米籽油;臺灣豬油業兩大龍頭強冠和頂新集團屬下的正義于2014年先後被發現以地溝油和飼料油混制食用豬油;曾名列“臺北市十大伴手禮”的峣陽茶行與其他8家知名茶商,因臺灣綠茶、烏龍茶、花茶供不應求,自2007年起透過貿易商孟榮傑運用虛偽三角交易模式,以泰國茶等名義自大陸走私低價茶葉來臺販售,牟利近億元(新台幣)。而今知名糕餅店維格也淪為“黑心廠商”之列。

  據臺北檢方調查,維格餅家把保存期限剩15天的産品從門市回收,塗改保存期後重新販售,使消費者誤以為是全新製成産品。

  一家企業要建立良好聲譽,須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倘若發生一起危害公眾利益的醜聞,不僅使其聲譽在一夕間化為烏有,要再挽回公眾的信心,恐怕要花上比以前數倍的精力,而且還不一定成功。臺灣頂新集團就因為捲入“假油風暴”,聲譽受重創,而不得不于2014年宣佈退出臺灣油品市場。

  已有頂新集團的前車之鑒,何以維格餅家還要鋌而走險?維格餅家表示,觀光業不景氣,業績衰退。不可否認,自民進黨去年“520”上臺後,因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而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從而大大降低陸客赴臺意願。據統計,陸客人數銳減五成,嚴重衝擊臺灣旅遊業。首當其衝的遊覽車業已率先爆發“拋售潮”。而與旅遊業息息相關的手信業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維格業績主要依賴陸客團消費,陸客減少,其銷售額據説下降兩成多。然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廠商欺騙消費者的藉口。尤其是維格這樣在兩岸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商家竟然沒有吸取近年臺灣食安事件頻發的教訓,把自己多年來建立的良好聲譽毀於一旦,實在令人遺憾。

  維格餅家負責人三年前曾説,“做食品這行,所有的制度都比不過良心重要。沒有良心,所有制度都是假的。”如今聽來,格外諷刺。

  由於近年臺灣不時發生食安事件,臺當局把罰款限度大幅提升至20億新台幣。但“重典”顯然沒能阻嚇不法商家。因為當黑心商人失去良心時,“所有制度都是假的”。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