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評論指出,臺灣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正出現兩股怪現象。
一是新媒體都不賺錢。臺灣的東森新聞雲在9月剛剛達到損益平衡,這是臺灣最大流量的網站,但收入卻與流量不成正比,原因是臺灣的線上廣告産值,多數被Google與Facebook給賺走,這導致大流量如東森新聞雲與壹傳媒網路事業,中等流量如風傳媒與關鍵評論網,小流量如近1、2年成立與竄起的新媒體,全都沒辦法再依循過去的“內容+廣告”模式獲利,甚至是“流量越大、虧損越大”!
二是傳統媒體都沒有好消息。無論是三立電視裁員,或是各大電視節目收視率下滑,都表露今年有線與無線電視廣告産值,可能出現懸崖式下滑的慘狀。至於平面媒體越來越薄,廣告版面與頁數越來越少,都證明紙媒已經難以贏得讀者的眼球與時間了。
擁有媒體,等同擁有影響力!這是新媒體投資者與經營者的一致目的,所以我們看到臺灣島內鏡傳媒、信傳媒、上報等自今年以來接連成立,但實在還達不到“雨後春筍”的景況,畢竟跟美國與大陸比起來,每年臺灣新媒體的産品與商業模式,甚至是願意嘗試的團隊與人才,5根手指數得完。
傳統媒體仍然擁有資金、資源、人才……,但環顧全世界,實在沒有太多成功的案例。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的調查,除了日本與大陸外,新聞APP在各國的滲透率都在2成以下!包括《紐約時報》的旗艦APP“NYT Now”,最近也已收攤。
日本與大陸已經證明大數據的聚合新聞APP,確實有很大的市場存在。也就是透過個性化推薦,讓多媒體、跨平臺的新聞資訊,可以為讀者量身訂做,這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可以大幅提升用戶的閱讀效率。
臺灣讀者與用戶每天花超過3個小時在手機上,是世界第1的低頭族,而當臉譜的APP成了臺灣第1大的媒體,也是最大的廣告投放目標時,1年“吸金”超過100億台幣,就是既成事實。
如今是手機的碎片化閱讀時代,人們一天內接觸的多元訊息、內容閱讀的廣度,可能是電腦與網站時代的10倍、甚至100倍,臉譜確實主宰了臺灣1700萬活躍用戶的每一分每一秒。
當然,臉譜的同溫層、輿論風向、社交隱私問題,一直都是臺灣社會不願面對的真相。至於從臺灣網路産業發展的觀點來説,臉譜僅有“導流”效果,在現階段仍未開通“金流”的前提下,不論是直播主、自媒體……都無法將流量變現,當最後一哩路被掐住喉嚨時,這只會讓所有從業者窒息。
話説回來,誰能跟臉譜搶奪手機用戶的時間?又有誰能夠在臉譜壟斷的媒體帝國中,找到生機?這是臺灣媒體經營者們必須深思的大哉問。畢竟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