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把“經濟餅”做大 降低年金改革衝擊

2017年04月21日 17: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年金改革”引發民眾抗爭,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譴責抗爭行動是“脫序行為”,要求警方處理。臺灣《中國時報》21日發表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的評論文章指出,同樣是抗爭行動,同樣要求公民不服從,對照太陽花學運和反年金改革行動,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態度有著180度的轉變,一個被視為造反有理,一個被當成不公不義,其轉机折的道理何在?

  由於財政不堪負荷,臺灣軍公教人員的退休待遇不是不可以調整,但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對於權益將會受損的軍公教人員,執政者的態度應該是謙卑的,深懷歉意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某些綠營的民意代表和官員,總將年金改革的受害者視為不識大體的既得利益群體,該被鬥倒鬥臭的一群人。如果説反年金改革行列中真有什麼過激的行動,綠營的傲慢恐難辭其咎。何況,跟太陽花學運比較起來,反年金改革行動可是溫和、守規矩得多。

  蔡英文曾要求勝選後的民進黨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並自詡能夠建立一個最會溝通的臺當局,但是,在蔡英文譴責“脫序行為”的一刻,這個宣示已經成了笑話。更讓人憂心的是,在蔡當局的年金改革方案裏,我們看不到一個繁榮的未來,只看到大家必須去分食一個做不大的餅,在“存量改革”中掙扎。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形成了“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兩種思路。“增量改革”是把餅做大,在少碰觸既有利益格局的情況下,把增長的餅多分給原先獲益比較少的人。“存量改革”則是在“增量改革”力有未逮時,對既有的利益格局進行重分配。多年來,依託在快速的經濟增長上,中國大陸一直能夠維持“增量改革”的動能,以減輕有時候必須進行“存量改革”時的衝擊,因而得以維持總體穩定的局面,並推動穩中向好的趨勢。

  相對來説,1996年李登輝宣佈“戒急用忍”之後,臺灣的動能萎縮,開始往“悶經濟”的淵藪沉淪。即使是馬英九時期,都不敢做出必要的大開大闔;只想要“擺脫以往過於依賴單一經濟體現象”的蔡當局,當然就更難往“增量改革”之路邁進,只能在“存量改革”中計較得失了。今天的年金改革,乃至於臺灣的未來前景,就是困在“存量改革”的陷阱中。

  臺灣不是沒有“增量改革”的出路,看看大陸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達到6.9%,再看看5月即將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有28個國家元首親自出席,“增量改革”之路往哪挺進,還不夠清楚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