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8日發表評論文章説,2015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和ISIS坐大、巴黎恐攻的陰影中逝去。對臺灣而言,新的一年不僅僅是年序的更替,更是伴隨領導人換人所可能帶來的人民福祉和興衰的方向性變革。自“換柱”風波後,新的國民黨候選人無法匯集人氣,民調顯示政權輪替的可能性高。從過去的政策立場觀察,若民進黨執政,未來政策的重心,將自經濟發展轉向社會公平;至於兩岸關係,也將自和諧的相向而行,進入衝突的逆向對撞,結果如何,全球矚目。
兩岸進入衝突對峙
最近臺北故宮南院開幕,頗能説明臺灣政治上兩條路線的差異。
馬英九上任後,提升經濟競爭力躍為優先戰略,觀光客的增長幾乎是過去60年的3倍,而兩岸直航、ECFA、兩岸金融協議、貨貿協議、陸生赴臺等,都是此一戰略思維下的産物。去年年底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兩岸事務決策官員也建立定期會晤機制,及至熱線的建立,在在印證了國際衝突解決的基本理論:透過人員和經濟的漸進交流,可以有效化解政治敵對,使原本的矛盾關係展現理性。
以臺北故宮為例,8年來參觀人潮倍增,在全球博物館的排名,也從2007年的第十二名爬升至第七,在此情況下,既有設施已不敷使用,遂有大故宮擴建計劃。
兩岸在敵對一甲子後終於展現和平,其中最關鍵的,是和平文化的生根茁壯,每年近千萬人往返于臺海之間,他們開始良性互動,不再相互揶揄爭辯,於是出現了大陸《新週刊》在2012年年初封面故事所稱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樣的優美畫面。假如臺灣仍高唱“臺獨萬歲、一邊一國”的話,大陸人民有可能拋開敵對擁抱臺灣嗎?兩岸和平絕非偶然,基礎正是這種和諧相向的文化價值,文化和價值融合了,政治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相反的,故宮南院開幕時,港星成龍捐贈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遭人噴漆“文化統戰”,反映的卻是另外一種“恐中”和“仇中”的思維。去年全球20大展覽的每日入場數,臺北故宮的明清展物包辦前3名,成為不折不扣的臺灣之光,這是臺灣向全球行銷?還是大陸對臺“統戰”?有可能再度執政的民進黨雖然不一定贊成噴漆舉動,但該黨長期鼓動“反中”,並可能藉“反中”的民粹情緒重新執政,未來兩岸是否重回過去全面對峙的噩夢,令人不寒而顫。
長期以來民進黨結合社會抗爭勢力,遂行對國民黨的鬥爭,第二次電視辯論會上,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提出五大政治改革,對世代和轉型正義侃侃而談,但在論述經濟發展時則語多不詳。重公平輕發展、“民粹反中”是民進黨執政的致命傷。
維繫現狀談何容易
第二次電視辯論會中蔡英文稱“不反對兩岸交流,只是要建立監督和控制機制”,強調的是“反”和“防”,但對如何建立兩岸交流機制至今諱莫如深。在“反中”的文化下,民進黨“立院”黨團對兩岸已簽署的《服貿》等協議全部杯葛,改提先通過《兩岸監督條例》作為審議兩岸協議的先決條件,證明也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反中”。
蔡英文在電視辯論會中,不斷抨擊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和人民有距離,但民進黨代表的,不是積極正向的和平交流文化,而是“反中、恐中”的民粹主義,在此一政治生態下,維繫現狀談何容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