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二大臺北地區放颱風假,但當天卻無風無雨,颱風假議題引發爭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是否放颱風假,民粹成為最高決策動力,在野黨的蠻橫、執政黨的軟弱,令民粹主義一發不可收拾。這次只因部分臺北民眾投訴,臺北市府就改變颱風假的決策,開此先例,後患無窮。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關於颱風假的議題在島內引發激烈爭議。上週二大臺北地區放颱風假,但當天卻無風無雨。民眾賺到一天假,樂不可支。但有業者指出,假如整個社會都陶醉在多賺一天颱風假的小確幸,這個社會的經濟一定好不起來。臺灣輿論批評,大臺北地區政府首長在颱風假決策過程中屈從民意,民粹成為最高決策動力,民眾在爽休颱風假時,也應該想想民粹要把臺灣帶向何方?
事件源於強臺“杜鵑”于上週一橫掃臺島,雖然週二已遠離臺灣北部,但臺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等大臺北地區仍決定放颱風假,結果當天天氣不錯。臺北市長柯文哲道歉説,這種天氣放颱風假,對不起人民。其實,上週一晚上8點臺北市宣佈第二天上午停班停課、下午正常上班上課,沒想到引發民怨,不滿的留言大量涌進三市市長的臉譜,抱怨如果只放半天假,孩子上下課時間則無法契合上下班時間,尤其臺北市市民熱線的進話量突然暴增,説“半天假會造成不便”,10點後大臺北三市市政府遂改為“全天停課停班”。
因颱風假而再次成為眾矢之的的柯文哲事後辯稱,考慮到週二臺鐵、高鐵部分交通仍未恢復,所以全天放假。既然如此,那為何前一天晚上8點卻宣佈放半天假?直到民眾抱怨之聲涌進市府,兩小時後才改為放全天假。可見,當中之轉折主要是因為“部分民眾投訴”。週一因受颱風“杜鵑”影響,島內交通大亂,部分鐵路線停駛,但週二上午開始已逐步恢復,大臺北地區政府原本決定週二上午放半天假,是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決策。
是否放颱風假,本應是依據氣象變化而作出的專業判斷,但在臺灣卻成了政治決定。以這次“杜鵑”橫掃臺灣為例,臺北市府因為害怕得罪民眾,而改變原來放半天假的決定。其實,在7月颱風“昌鴻”襲臺時,大臺北地區也宣佈放假一天,但結果當天風雨不大,鄰近的宜蘭縣沒有放假,原本被罵翻的縣長後來又被民眾稱讚“英明”。領導者雖然應該虛心傾聽民意民怨,但不應一味被民意牽著鼻子走,決策過程還應建立在科學、客觀的分析上。拋棄專業判斷,完全屈從民意,民主就會變質成為民粹了。
自去年島內發生反服貿事件後,島內民粹主義氾濫,一些民眾認為只要極力抗爭,當局就一定會讓步。例如,在民進黨和反核人士的施壓下,臺當局決定封存花了2700多億新台幣興建的“核四”;臺當局去除歷史課綱中具有“皇民史觀”、“去中國化”的詞彙,只因遭到民進黨及部分青年學生的反對,就決定原本的課綱也可繼續使用。在野黨的蠻橫、執政黨的軟弱,令民粹主義一發不可收拾。這次只因部分臺北民眾投訴,臺北市府就改變颱風假的決策,開此先例,後患無窮。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