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稅調降的議題雖然工商界率先發難,但當局順勢放出風向球,並由“財長”李述德不時試探,降稅的氣氛已經由産官攜手營造出來了。
臺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降稅救股市當然是一刀兩刃,雖然拉抬了股市,卻也挑戰租稅公平;執政當局想應急,卻得同時承受罵名。“行政院”近日的反應正是在兩者之間遊移,一面透過民意代表發聲,一面又由財經高層出面踩煞車,進退之間,觀望意味濃厚。
“行政院”對於降稅有保守與開放兩派,保守派不主張降稅,開放派主張拼經濟需要特效藥。經過拉鋸,後者暫勝前者。
臺股日前大漲,究竟是拜美國官方拯救二房之賜,還是“金管會”五大措施奏效?相關官員都難為情地認為前者發酵空間較多。如果當局口口聲聲將景氣不佳與國際情勢掛鉤,臺股確沒道理因“金管會”救急措施反彈;而如今降稅氛圍儼然成形,股民預期心理已經開始作用,如果“行政院”週四“無作為”,衍生的後續失望效應恐怕更難擋。
然而,證交稅年收逾千億,佔臺灣總體稅收逾十分之一,一旦停徵或減徵,其流失的稅基難以估計;更何況,距離“立法院”開議可處理“修法案”的時間至少還有半個月,屆時“立院”買不買帳都是問題。“政院”丟出箭在弦上的風向球,此刻已經騎虎難下。
文章認為,其實,當局應注意的是島內外政經形勢的“氣象”,慎謀能斷。“風向球”後遺症太大,還是少放為妙。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