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月底的來臨,舉世矚目的敘利亞和談即將在日內瓦舉行。此次敘利亞和談是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國際社會舉辦的第三次和談努力,也是2011年以來參與會談有關各方最廣、影響力最大、最有希望達成協定的一次和談。
此次和談是基於2015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2254號決議案進行的,在安理會2254號決議案中,明確提出了“六個月內建立“可靠、包容及無宗派的管治”,“18個月內舉行“自由及公平的選舉”,選舉由聯合國監察”,並且表面了“敘利亞人民需要領導政治轉型”的立場。2254號決議案為敘利亞內戰有關各方真正“坐下來”進行政治對話,增強互信,化解疑慮以及為未來和平創造條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問價基礎與合法平臺。
應當説,2254號決議案,其內容和表述,基本上照顧到了各方的關切,因此得到了各方的歡迎。首先過去數年的內戰經歷表明,在敘利亞戰場上,任何一方都幾乎無法重新依靠武力“統一”敘利亞全境。敘利亞國內政治和軍事派別,都普遍意識到了戰場的廝殺,將無法帶來敘利亞國內的永久和平。同2012年相比,無論是敘利亞政府內部的強硬派,還是敘利亞反政府內部的激進者,都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立場一致。
其次,中東地區的有關各方在敘利亞問題上角力,已經陷入僵局。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伊始,支援敘利亞反對派“抗爭到底”的埃及、土耳其、沙特等國,高漲的“阿拉伯之春”熱情支援著相關國家對於敘利亞內戰進行干涉。不過經歷了2013年的大變動之後,埃及塞西政府轉而奉行更為務實的外交方針,更加關注國內事務;土耳其國內埃爾多安政府執政壓力加大,國內也因為反恐、敘利亞難民和經濟發展放緩等一系列問題困然,因而在敘利亞問題上可能做出一定的變化;沙特雖然依舊苦苦支撐,但是由於自身力量有限,加之在地區一系列敏感事務插手介入,導致低油價時代無法有效平衡財政赤字,國內外壓力增加;伊朗在敘利亞戰場遭受了數百人傷亡,這直接導致了伊朗將敘利亞參戰的“志願軍”召回國內,轉而通過引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人員來頂替伊朗軍隊。
再次,內戰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幾乎耗盡了敘利亞的國力。持續多年的內戰幾乎已經摧垮了敘利亞國內經濟架構,持續不斷的戰場壓力使得敘利亞經濟發展陷入停滯,不斷高漲的難民潮也使得鄰國如土耳其、黎巴嫩、約旦乃至埃及和歐洲都不堪重負。由戰爭引發的一系列難民危機,從客觀上推動了國際輿論要求結束敘利亞內戰的呼聲。
此次和談的籌備和阻止中,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因素佔據了關鍵作用,美俄合作也促成了在聯合國安理會層面相關決議案的通過。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具體到當前中東的具體形勢,阿拉伯國家的作用和立場恐怕更加值得我們關注。
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有著一定的獨特性,首先是較為堅定的“倒巴沙爾”決心。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開始,阿拉伯國家就已經同巴沙爾政府“劃清界限”,不僅在多個場合抨擊巴沙爾政府,而且還幾乎在第一時間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驅逐出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海灣國家在政治和戰場上長期支援敘利亞反對派,幾乎已經同巴沙爾政府決裂。對於海灣國家來説,儘管當前參與敘利亞和談不再以“巴沙爾下臺”為前提條件,但是很難想像未來不會以此作為外交政策的重要底線。
其次是在敘利亞武裝團體中支援具有宗教背景的派別。海灣阿拉伯國家介入敘利亞內戰並不直接出兵,而是通過強力的資金援助來扶持敘利亞當地的武裝派別。隨著時間的變化,不同的海灣國家之間在敘利亞問題上所支援的反對派團體不盡相同。這種情況是由於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決策機製造成的,大部分前往海灣阿拉伯國家申請資金援助的團體,往往首先要前往迪拜、利雅得和多哈等海灣大城市,通過當地的“中間人”接觸到當事國的決策層,進而遊説並取得支援。在此背景下,不同的決策“圈子”使得決策結果不盡相同,其支援的政治軍事派別不盡相同。不過儘管如此,海灣阿拉伯國家還是傾向於接觸和支援帶有一定宗教色彩和伊斯蘭背景的團體,這也成為未來海灣阿拉伯國家規劃敘利亞和平進程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再次,是擔心伊朗在敘利亞未來事務中佔據優勢。長期以來,伊朗以其強大的國力、獨特的意識形態和龐大的人口,被其海灣阿拉伯國家視為威脅。在2015年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後,隨著被國際社會封存的存款“解凍”,以及逐漸放鬆的制裁條件,伊朗的經濟形勢和財政狀況將會獲得巨大改善,能夠在未來的中東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海灣阿拉伯國家在2011年後已經在伊拉克戰後政府競爭中落敗于伊朗,在葉門、黎巴嫩等一系列地區事務中無法獲得絕對優勢。隨著敘利亞和談的舉行,阿拉伯國家-伊朗關係也將重新面臨考驗。
2016年1月召開的敘利亞問題和談,對於敘利亞內戰和未來政治進程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各方能夠坐下來坦誠的交換意見,增加互信,對於敘利亞和平十分重要。和談當中不僅涉及到大國如美國-俄羅斯的博弈,地區國家的相關關切和利益傾向,同樣需要我們關注和重視。隨著美國在中東力量衰退,未來的敘利亞和談成與敗,決定權在華盛頓與莫斯科,更在利雅得、多哈、迪拜和馬斯喀特。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