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爆出尚德公司“捐贈門”的羅凡華繼續爆料,稱中華慈善總會開免稅發票有附加條件,“得再給慈善總會現金捐贈,這是潛規則。只要有了附加條件,捐贈物資是否到位,對方就不會嚴格審核”。羅凡華稱,4月28日,他將5萬元現金轉賬支票交給中華慈善總會財務部的會計張女士,對方才開具了1500萬元的免稅發票。(8月17日京華時報)
當慈善成為漂白的一種手段,貓膩或辯白便成為漏洞百齣的橋段,既經不起求證,更經不住推演。繼紅十字會之後,中華慈善總會被架上了真相的烤架——在捐贈品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中華慈善總會憑捐贈書和收據,就開出1500萬免稅發票,此後,中華慈善總會承認在監管環節上有一定的缺失和不足,並誓稱要追回發票——但這樣的“缺失和不足”顯然不能算實誠的回應,因為實名爆料者又抖出了“這是一手交錢,一手交票的潛規則交易”之疑雲。
就像故宮的前車之鑒一樣:否認容易,圓謊很難。時日越長,越是激發公眾“探秘”和“解謎”的好奇心,而任何醜聞基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拔出蘿蔔帶出泥,結果是越發不可收拾。中華慈善總會顯然還不是很明白這個道理,面對確鑿的證據,卻擔負不起對應的責任。這令人聯想起《2010年度中國慈善透明報告》的數據:逾半數受訪公眾會經常捐款捐物,但近九成受訪者表示從未收到過慈善機構的資訊反饋。如同紅會的癥結一樣,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加之缺乏有效的獨立監督,自説自話的中華慈善總會,又如何在玄機重重的公共事件中自證清白?
爆料,反爆料;再爆料,再反爆料……這是輿論監督與被監督者的“肉搏戲”。最新的消息是,中華慈善總會專門召開了相關會議,認為頻繁爆料是自編自演一場“鬧劇”;而對於“交易的票據為證”以及捐贈品詳細並未多言,事件原委仍未清晰。有一個背景是值得關注的:即便在歐美慈善機制相對完善的前提下,捐贈騙稅的醜聞仍是不絕於耳,譬如2008年初,負責調查騙稅案的美國聯邦特工搜查了洛杉磯附近的4家知名博物館,一起涉嫌通過捐贈估價過高的亞洲和印第安藝術品的重大騙稅案由此曝光。那麼,亂象叢生的國內慈善領域,果真就天然地“很白很乾淨”?
民政部數據顯示,2006年社會捐贈總額首次超過100億元,而2008年、2010年已兩度突破1000億元。如何呵護民間慈善力量、激活公共救助機制,顯然不是紅會或者慈善總會一家所能解決的問題。尚德“詐捐門”背後究竟有無潛規則在?羅凡華只是揭開了一個引信,真假應該由稅務機關、司法機關甄別,中華慈善總會的“演出”該結束了——起碼,它該歇歇了。因為厘清真相之後,一定還有更多需要慈善總會“費心”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