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佈的《2015年廣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數據手冊》顯示,廣州市戶籍老齡人口已有近150萬,佔17.27%,其中獨居老人增長顯著,已有12.5萬。老齡化浪潮洶湧而來,如何養老,既是個人之痛,也是社會之憂。
一説到養老,大家很容易想到養老院。可是,從養老機構來看,情況卻不容樂觀。一方面是公眾印象中的養老院床位一位難求,去年,有媒體曝出北京一家養老院的輪候期長達166年;另一方面,卻是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嚴重不足。“十二五”時期,我國養老機構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0.3張,與此同時,目前養老機構空置率較高,全國平均達到48%。廣州的情況也是如此,2015年底,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數38張,比2012年初增長52%,遠高於全國、全省水準,但是仍存在一些養老院輪候期較長、一些卻乏人問津的情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情形?
從養老床位的整體數量來看並不少,之所以會給公眾一位難求的印象,主要原因在於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導致結構性失衡。這種結構失衡從全國來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鄉不均衡,大城市的養老需求更大,相對而言城市養老機構數量嚴重不足,而農村養老機構空置率高;二是城市裏的養老機構結構不合理,與目前的養老需求並不對接。養老機構尤其是公辦養老機構主要面向的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一直以來,這部分人群是養老機構的“剛需”。可是,現在的養老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需要多層次的養老服務來滿足新增養老人群的需求。
就拿一線城市來説,目前的養老機構數量不足早已不是主要矛盾,而是結構失衡問題。目前,獨居、高知、隨遷等老年人群體,正發展成為養老服務的最大需求者。可是,目前的養老機構卻主要集中在高低兩端,無法滿足這部分中等收入老年人群體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
低端的養老機構設施簡陋,空間狹小,居住擁擠,服務內容單一,護理人員也普遍素質較低,缺乏護理技能。而高端的養老機構大多是房地産商開發的養老地産項目,雖然硬體完備、設施良好、服務內容豐富,但卻價格昂貴,普通人群消費不起。
要讓越來越龐大的老年人群體能夠安享晚年,養老機構的供需格局亟須改變,不僅要增數量,更要調結構。在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需求的前提下,應重點發展滿足中等收入老年人經濟水準的中檔養老機構,除了基本的生活服務之外,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務,將養老機構的結構從“啞鈴型”調整為更為合理的“橄欖型”。這也是老齡化研究領域專家的共識。
從我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和國際養老機構發展趨勢看,“就地養老”是大勢所趨。因為土地供應的原因,多數養老院都建在郊區,交通不便,使得老年人脫離了原有生活圈,不僅子女探望不方便,還割裂了老年人與其他年齡層人群的交往,造成老人精神上的孤獨感。養老機構調結構,不妨多利用市場杠桿,立足社區,將機構養老與社區、居家養老相結合,因地制宜建一些小型的養老機構。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進入高速增長期,應對銀發浪潮,養老服務必須及時升級。而養老機構投資大、見效慢,必須儘早規劃佈局,籌措謀劃,這樣才能儘快對接多元的養老需求,讓老人們能夠優雅老去,安享晚年。(譚敏)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