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0.69名的目標,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目前缺口86042名。”日前,在福建廈門市舉行的第10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上,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聯合發佈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披露了這一數據。(12月1日《中國青年報》)
全國各地醫院兒科醫生青黃不接、嚴重匱乏是早已存在的事實。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一個新的生育高峰即將到來,勢必會讓兒科醫生斷檔的嚴峻情勢加重,明天誰來為我們的寶寶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相關部門應儘快拿出具體方案進行補缺;否則,“兒科醫生少——就醫體驗差——醫患糾紛多——醫生轉行快”的惡性迴圈會更加嚴重。
“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産科,千萬別幹小兒科……”不得不説,兒科醫生荒的形成也是由多種因素疊加之故。一則,上世紀90年代,全國的大多數醫學院取消了兒科系,造成兒科專科人才斷檔,兒科醫生梯隊建設出現斷層現象;二則,家長對兒科醫生的期望值過高,由於孩子不能準確表述自己症狀,較易發生醫患糾紛,而且兒童用藥的劑型和劑量都比成人少,難以體現兒科醫生的職業“價值”;三則,各級政府對兒童醫院的建設投入力度不夠大,據2014年9月全國兒童醫院院長會議發佈,全國兒童醫院僅有92家,僅為醫院總數的0.4%左右。
儘管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兒科“醫生荒”的嚴峻,國家衛計委並於2015年7月發出了《關於醫師資格考試短線醫學專業加試專業內容有關事項的通知》,但變相的“降分錄取”“救火補缺”的方法僅是權宜之舉。要想從深層次緩解兒科醫生荒,必須對症下藥,多方發力。一是政府應儘快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援醫學院恢復兒科專業,並實行學費補貼制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這個專業;二是明確綜合公立醫療機構必須按照醫生比例配置兒科醫生,按照病床編制數配置兒科病房,善盡社會責任;三是加快兒童醫院建設步伐,成立區域兒童醫院,對婦幼保健院進行功能重新定位,剝離婦保功能,向兒童醫院轉型;四是改革兒科醫生收入分配體制,摒棄兒科按照收支結余提取績效工資模式,逐步提高兒科醫生的工資待遇,最大限度保證兒科醫生不再流失等。(樊樹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