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情合理的要求與做法予以明示,把不能觸碰的底線紅線醒目標識,何嘗不是一種“管理供給”?
很多城市的街頭,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聲“城管來了”,攤販們“聞風而逃”。城管與攤販之間的所謂“貓鼠遊戲”,乃至利害衝突,媒體也常常關注。城市管理如何體現城市溫度、釋放善意,是現代治理的重要課題。
最近,在寧波北侖,一幅“橘子地圖”提供了不一樣的方案。為了方便橘農售賣、遊客選購,北侖城管手繪了標有售賣點的地圖,標注齊全資訊、精心選址佈局、融合行銷功能,既有“萌萌噠”美感,也是城市管理便利化、精細化、人性化、數據化之舉。正如市民所説,這是城市創新管理的生動樣本。
除了“橘子地圖”,湛江赤坎的“蔬菜瓜果圖”、濟南的“西瓜地圖”、寧波鄞州的“七色地圖”等,也讓市民叫好。不管是手繪版還是電子版,都是各地城管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的成果。這也説明,城管與小販並非“天敵”,城市管理也不是對立的“較量”,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為了讓城市裏的人生活得更好。城管的這種“地圖思維”,不僅考慮到市民的生活需求,也兼顧了商販的謀生需求,還實現了城市秩序的有效引導。
城市是一個複雜協作的集合體,管理越透明、越確定,就越有效率、越有效果。有時候,城管部門之所以耗費了不少行政成本,甚至在執法過程中出現衝突、傷害事件,恰是因為堵多疏少,沒有找到管理需求的“痛點”。治病開藥方,使用説明書需要準確清晰,不能劑量、禁忌寫清楚了,反而在最不起眼處才藏著一行字“請用牛奶沖服”。“地圖思維”也啟示我們,加強城市管理、根治“城市病”,管理執法部門與其玩“躲貓貓”不如開放透明,與其在暗處“抓不法”不如在明處“倡合法”。增強公共管理的資訊披露,把合情合理的要求與做法予以明示,把不能觸碰的底線紅線醒目標識,何嘗不是一種“管理供給”?
城市管理的挑戰,也在於涉及的利益群體多、利益訴求雜、利益期待高。試想,為了改善市容市貌和交通,簡單地取締攤販經營,如同端走了養家糊口的“飯碗”,不僅無益於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我們的城市管理,適當的時候也許該更名為城市服務。説到底,實現城市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最佳化,是為了實現民利與公益的最大化,把思維方式轉到“以人民為中心”上,傾聽訴求、協商利益才是治本之策。
服務、公開、高效、責任、法治是現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原則,是包括城管在內所有行政領域都應遵循的。“城管地圖”所呈現出來的管理態度和智慧,完全可以延伸到其他行政領域。少了“門難進,臉難看”,能否清晰展示辦事流程?解決“奇葩證明”問題,能否在不必要處做“減法”、在資訊互聯處做“加法”,讓群眾少跑腿?克服“交通擁堵”,能否在限禁的同時,多些替代和規劃?凡此種種,無不是對現代政府管理創新與治理能力的呼喚。
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城管地圖是“畫”出來的,城市美好卻是“幹”出來的,只有政府、社會、市民協調協同,才能成就一個個“甜美創意”。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25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