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室友搬行李,上下爬了幾次樓梯,竟誘發氣胸;開學軍訓,在太陽下曬了十分鐘,就頭暈目眩;體能測試,跑個1000米,累到幾近虛脫……大學生的體能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這樣的身體素質實際上是慢慢“養成”的。在中學裏,“分數為上”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每週兩節的體育課往往被語數外等“主課”霸佔;到了大學,脫離了約束,學生們更是懶得動,晚上不睡覺、早上起不來、吃飯叫外賣、一坐一整天成了生活的常態。此外,學校裏健身房器械不足、球場收費過高、更衣淋浴等配套設施不全、運動社團寥寥無幾,種種因素導致大學生運動不足、體能不佳。
裏約奧運會餘熱未盡,許多學校請排球女將、乒乓國手來學校講座,這固然是件好事,但學校對體育健康的關注,僅僅停留於此還不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學校更應該從健康教育、體育文化的角度多想辦法。怎樣才能真正喚起學生的運動熱情,怎樣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參與鍛鍊,怎樣讓規律的鍛鍊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這些更為重要。
世界一流大學向來重視體育,牛津與康橋的賽艇對抗賽、美國的橄欖球校際對抗賽都是享譽世界的體育競賽。一流高校之所以看重體育,是因為體育除了能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更有助於培養學生拼搏的精神、堅強的意志、競爭的能力、合作的意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丁雅誦)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