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説是將青蛙投入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逃生,而當把青蛙放入冷水再逐漸加熱,青蛙反倒因為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從而失去逃生機會。這個實驗驗證了“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古訓,也讓人聯想到了“憂”與“有”的辯證關係。
“有”,是擁有、具備、佔有,是一種天賜或是後天努力而獲得的已有狀態;而“憂”,則是憂慮、憂患,是一種不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清醒,是一種不測的防備與應對,是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表面看來,“憂”與“有”似乎並沒有什麼聯繫,但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規律看,“憂”卻是“有”的保障,“有”則是“憂”的保持與擴充。不管是個人的穩健發展,還是一個企業或組織的成長,抑或是一個國家或政黨的建設,都不能忽視“憂”與“有”。
一個人現在的擁有,都有一個擁有的緣由或成因,並不是完全個人的獨有本事。懂得“憂”與“有”關係的人,總是奮發進取,不忘本來,開創未來,現在的擁有會變得不斷充實和完善;不明瞭“憂”與“有”關係的人,要麼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妄自尊大,要麼消極悲觀、灰心喪氣,妄自菲薄,其結果不是好景不長,就是每況愈下。
成功的企業或組織都很重視“憂”與“有”關係的處理。微軟之所以全球稱雄,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比爾 蓋茨的一句名言就是“我們離破産永遠只有90天”。華為集團掌門人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憂心忡忡地説:“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正是華為的危機感與責任感,創造出了華為舉世矚目的成績。
一個政黨的強盛,更是要“有”中有“憂”、以“憂”保“有”、以“憂”增“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他很喜歡蘇軾“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從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發出的“進京趕考”和保持“兩個務必”的警醒,到今天中央向全黨警示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我們黨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可謂一以貫之。
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沒有憂患是最大的憂患。有憂,方可常擁有;無憂,擁有也會變沒有。“有”而不忘“憂”,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實際上是生存和發展的智慧,是推動進步的催化劑和動力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始終常存危機感,始終保持“今天是起點”和“從零開始”的奮發意識,是我們最終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摘編自6月21日《光明日報》)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7日 05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