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成/畫
近日,“捐精”這個話題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記者暗訪發現,網路上出現大量“自助捐精”群,捐精者自稱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使求精者受孕。然而眾多捐精者的另一個見面語是,捐精免費。行內人士稱,捐精者更多是想“免費找刺激”(9月17日《新京報》)。
“自助捐精”存在著道德、健康和法律等方面的風險。
許多捐精者都打著免費捐精的旗號,可是這些人大多是抱著“免費找刺激”,尋求性行為而選擇捐精。雖然受者受盡無子之痛,自然接受,也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無形中將捐精這種有著公益性質的好事變成色情交易的壞事。而且,受者因求子心切而受此侮辱,也將會給未來家庭生活種下一個禍根、埋下一顆“地雷”,不利於家庭的長久穩定。
“自助捐精”者有的心懷鬼胎,到處留種也給社會帶來了近親繁殖的倫理風險。試想,真有那麼一天,捐精者捐獻的精子長大成了人,卻變成了像《雷雨》中的周萍和四鳳,那豈不是壞了社會的綱常倫理。另外,無論是直接受孕還是間接受孕,相比于採用國家精子庫中的精子,在遺傳疾病和生理缺陷等方面都是沒有保障的,將來出生的孩子的健康存在巨大風險。
除去道德和健康的問題,“自助捐精”在法律上也乏善可陳。《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進行精子的採集和提供活動。然而,相關文件中對該行為的懲罰比較輕微,無法對違法者産生足夠大的威懾,這便給捐受雙方留下了暗箱操作的空間。
儘管“自助捐精”存在眾多風險,但為什麼在民間還有眾多需求?調查發現,正規精子庫精子供不應求,加之接受捐精程式繁瑣、耗時較長、費用不菲,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將目光轉向“捐精黑市”。這些問題就像巨大的海浪一般,將捐精的雙方這兩艘無帆的小船推向了“自助捐精”的海港。解決“自助捐精”也應該從解決這個“巨浪”入手,多點設立精子庫、簡化捐精程式、加強宣傳,讓公眾對捐精和精子庫有更多的了解、保護捐精者的個人資訊等等。這些措施的出臺將會使得不孕不育患者轉向正規醫療機構尋求幫助,讓民間“自助捐精”失去生存的空間。(許巒林)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