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投訴黑榜:銀郵代理仍是重災區

2013-03-15 1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中國保險業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日益壯大,對國民經濟滲透程度快速加深;但之前被高速增長的行業數字所掩蓋的制度性問題也逐漸顯現,誠信問題飽受社會詬病。此前保監會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儘管監管層重拳治理,但2012年消費者投訴量仍然增長了接近兩倍。對保險銷售渠道的“重災區”銀郵代理,保監會將再出拳治理。

  保監會此前公佈的2012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12年,保監會共接收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案件16087件,同比增長205.78%,反映有效投訴事項共17365個,同比增長195.98%。

  從各家公司情況看,産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平均值為1.34個/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單位:個/億元)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為:利寶保險(8.10)、渤海財險(4.91)、天平車險(4.09)、陽光財險(3.83)、國泰財險(3.42)、安邦財險(3.40)、安誠財險(3.27)、信達財險(3.10)、都邦財險(3.07)、華安財險(2.63)。

  人身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平均值為0.99個/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單位:個/億元)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為:中法人壽(35.29)、瑞泰人壽(8.25)、崑崙健康(7 .89)、中航三星(7 .45)、信泰人壽(3.67)、新光海航(3.51)、正德人壽(3.24)、平安健康(2.84)、中英人壽(2.83)、和諧健康(2.75)。

  在違法違規類投訴中,各類銷售違規3426個,其中涉及銷售誤導的2979個,佔人身險公司違法違規類投訴的85.28%。銷售誤導是人身險公司違法違規類投訴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承諾高收益或不如實告知收益情況,尤其近幾年投資型保險産品收益率普遍較低,使得當初銷售時承諾、誇大收益的問題更加突出。二是將保險與其他金融産品進行片面比較,甚至故意誤導成存款、基金或其他理財産品。三是代客戶簽字,隱瞞猶豫期、退保損失、保單期限等有關重要合同內容。

  而從産品類型看,帶有投資功能的新型險種仍是誘發壽險銷售誤導的重災區。分紅險佔銷售誤導投訴的60 .89%,萬能險佔6 .34%,投連險佔2.42%,合計佔比達69.65%。從銷售渠道看,銀郵代理的投訴量已超過個人代理的投訴量,分別佔銷售誤導投訴的46.49%和34.44%。

  對保險銷售渠道的“重災區”銀郵代理,保監會將再出拳治理。據悉,保監會正在向各人身保險公司及各地保監局就《關於規範銀郵保險代理渠道銷售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通知》)徵求意見。

  《通知》提到,各人身保險公司通過銀行、郵儲代理網點向農村居民和城鎮低收入居民銷售保險産品的,原則上不得為分紅型、萬能型、投資連結型、變額型人身保險産品,應以保單利益確定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産品為主。此外,《通知》也對銀郵銷售渠道的銷售人員進行了嚴格要求,銷售人員不得向70歲以上老年人推薦保險産品,不得向60歲以上老年人推薦期交保險産品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