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銀行五大亂象成消費者投訴熱點

2013-03-15 1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去銀行存定期,卻發現變成了保險;信用卡差1分不還,遭全額罰息;投資理財産品被銷售者忽悠,導致虧損……面對具有強大“議價能力”的銀行,消費者更多時候只能被動接受。對於銀行的霸道,監管層曾多次出臺措施規範整頓,但是銀行依然故我。在315之際,讓我們梳理一下這些讓人糟心的銀行亂象。

  亂象一:存款大“變臉”

  “當時,一位穿著銀行制服的人對我説,如果錢要是不急著用就投資短期理財産品,收益很好,還免費送份保險,一年存1萬元存5年。我問中途如果要用錢能不能取這1萬,工作人員説完全沒問題,拿著單據來就行。我當時想著這麼一家大銀行,還有份知名保險公司的保單,應該有保障。”《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四川瀘州通灘鎮採訪時,一位姓田的村民説。

  然而,在連續繳納了兩年保費後,田女士想去銀行取這筆錢,卻被工作人員告知由於保險收益期限未滿,現在取款算是退保,只能退6000多元。實際上,田女士購買的這份“理財産品”,正是某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主推的分紅型保險。

  據了解,在2011年前,商業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産品的意願一直高漲,不少地方支行成為保險公司的重點合作對象。“存款變保險”實際上是銀保合作的舊疾。一種形式是,保險公司在銀行設銷售櫃檯,在客戶存款時推薦購買保險;另一種形式則是,銀行員工代理保險業務,而代理這項業務的銀行員工均有一定提成比例。

  相比此前,近期,存款變“理財産品”的現象日漸增多。2012年12月中,一位代理律師分別將投訴信發給了證監會和銀監會,其代理對象齊先生在2011年3月16日到建行辦理大額存款業務,結果卻被銀行誤導購買了東北證券3號理財産品。一年後80萬元虧損了30萬元。

  銀率網在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12日展開的“315銀行服務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銀行捆綁銷售現象減少,但誤導仍然存在。有10.44%的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産品過程中遇到捆綁銷售現象,這一比例較上一年度的23.81%下降了一半多。但是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産品過程中誤導消費者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把保險當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位居榜首,佔比達39.42%;其次是把基金當銀行理財産品銷售,佔比達34.08%;把券商集合理財以及集合信託産品當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的佔比分別為15.48%和5.7%。

  點評: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和2012年度的調查結果相比,集合信託和私募股權基金産品等高風險産品的誤導佔比有所下降,但保險産品和基金等在産品類型誤導中所佔比例均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反映出目前銀行對於保險和基金等大眾産品的銷售還缺乏嚴格代銷規範。

  一些銀行業務人員為完成考核目標或者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在銷售過程中採取了一些不規範的銷售行為,導致保險和基金類産品的誤導現象屢禁不止。

  此外,部分銀保産品與銀行理財産品要素存在相似之處,例如萬能險的最低收益保證、分紅型保險的預期收益等,加上長期理財産品稀缺,銀行銷售人員容易利用這些産品特徵的相似性和消費者的長期投資需求在産品描述上進行誤導。

  建議消費者在銀行辦理存款等業務之前,認真閱讀合同,看清合同主體,分辨合同最後的落款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這是判斷消費者辦理的是銀行業務還是保險業務最直接的依據;辨別銷售人員資質,警惕他人誤導;合理評估收益,與存款和銀行理財産品相比,保險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分紅收益有不確定性,消費者購買時應對收益有一個合理的預期。

  亂象二:私自給客戶開網銀

  據新浪“金融315”提供的投訴資訊顯示,河南週口的劉寧(化名)稱其被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辦理了存摺、開通了網銀,自己卻不知情。2012年12月,郵政儲蓄銀行來到劉寧單位拓展信用卡業務,趁著方便,劉寧就把自己的身份證複印件交給了單位同事幫忙辦理。2013年元旦過後,劉寧收到了所申辦的信用卡,一切正常。

  然而2013年2月,劉寧在網上購物時發現了問題。他按照説明開通信用卡的網上銀行,誰知電腦提示稱“您已經在我行開通過網銀”。之前,劉寧稱,自己從未辦理開通過網銀,且開通網銀需要到銀行網點,但劉寧在辦理了信用卡之後從未去過太康縣陽夏路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營業廳。

  經新浪方面調查證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陽夏路支行利用劉寧辦理信用卡的機會,盜用其身份資訊,冒名辦理存摺,並開通了網上銀行。劉寧認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行為危害到了個人的經濟安全,擾亂了自己正常生活和工作。銀行為儲戶辦理存摺、開通網銀必須由儲戶提出申請並由儲戶親自簽字同意。此後,劉寧致電該行客服,對方僅以“操作失誤”來解釋。

  點評:

  目前,很多銀行都在推廣網上銀行,並且作為櫃員業績考核的內容之一,一些銀行櫃員存在客戶量壓力,為了衝業績不排除私下開戶的可能,而這也反映出銀行一些員工的道德風險問題。

  亂象三:Q D II巨虧門

  銀行理財産品並非穩賺不賠。據媒體報道,今年春節前夕有部分投資者在招商銀行某網點門前“聲討”購買的理財産品虧損,其中一女子稱買20萬理財産品到期只拿到13萬,虧損達35%。據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客戶李先生透露,自己2011年通過招行購買其代銷的《中誠信託證大金兔1號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目前賬面浮虧已達29%。

  儘管招行理財産品虧損事件已經得到相應的處理,但是Q D II理財産品巨虧案例並不鮮見。

  就招行而言,2007年-2008年招行集中出海的7款Q D II理財産品,運營5年以來有5款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商品指數投資組合”虧損最多,5年來浮虧超過30%,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

  據了解,諸多存量Q D II多在2012年集中到期,虧損風險較大,如何化解與投資者的矛盾是不少銀行面臨的難題。

  點評:

  普益財富分析師曾韻佼認為,高收益産品必然也有較高的風險,外資銀行相對更加激進,對於Q D II産品的發行量也較大。

  銀聯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部分商業銀行並不具備結構性産品的設計和風險防範能力,為了拓展新的投資市場,分散風險,眾多商業銀行大量從海外投行手中直接購買Q D II結構性理財産品,銀行實際上並沒有依據國內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需求特徵設計産品,也沒有找到相應的風險對衝機制。

  亂象四:信用卡提前還款手續費照扣

  信用卡消費申請分期還款後,若提前還款,銀行對手續費照收不誤。

  新浪“金融315”提供的投訴資訊顯示,2012年于先生為民生銀行信用卡刷卡消費的4萬多元錢做了分期還款,每期的手續費300元左右,後來于先生申請了提前還款,但發現銀行一次性扣除手續費900多元。他對此感到不理解,並認為提前還款照收手續費是銀行為了增加收入的“霸王條款”。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目前,銀行對於信用卡分期均收取手續費,只是在收取方式上有所不同。一些銀行規定信用卡分期手續費在第一次還款時一次性收取,如果後期持卡人提前還款,那麼,已經收取的手續費也不再退還;還有的銀行允許持卡人分期支付手續費,但如果提前還款,則必須一次性支付剩餘的本金及各期手續費。

  銀率網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認為,銀行對其所提供的服務收取一定費用是合理的。但是消費者不太能夠接受一些收費過高的項目。例如,認為信用卡收費不合理的消費者中,有50%的消費者認為銀行收取的信用卡取現手續費、挂失費和超限費收費偏高;有30%的消費者認為銀行收取的信用卡溢繳款領回手續費、卡片工本費和交易短信通知費收費偏高。

  點評: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一位分析人士認為,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實際上是銀行的一種理財工具,一方面可以減輕持卡人短期內資金週轉的困難,另一方面能夠降低持卡人大筆開銷支付現金的壓力,提高資金的收益率。同時,銀行和商家可以利用手續費賺取利潤,更快地推銷商品。但是,分期付款的手續費實際上是銀行變相收取持卡人的貸款利息,這樣算起來,持卡人實際支出的金額比選擇一次性付款要多一些。信用卡分期付款雖然方便了持卡人的超前消費,但也增加了持卡人的刷卡成本,一次性付款的壓力減少了,但還款總負擔加大的壓力不能忽視。

  另外,銀行在手續費收取的方式上並不統一,這也給持卡人帶來困擾,且提前還款後,剩餘各期的手續費該不該收,存在爭議,亟待監管部門在基於銀行合理收費的前提下,給予統一規範。

  亂象五:V IP客戶可插隊優先辦業務

  銀率網調查顯示,對於銀行服務,消費者投訴最多的是銀行員工辦事效率低,此項佔比達到44.39%;其次是銀行員工的服務態度差,佔比達到39.29%。另外,還有不少消費者因為銀行設備使用不暢而投訴,關於電子銀行無法使用和A T M無法正常使用的投訴均為12.76%。其他投訴原因分別為,遭遇銀行推銷騷擾佔8.16%,信用卡申卡時間過長佔7.14%,遭遇資金損失等原因佔4.59%。

  在服務方面,銀行網點排隊辦理業務效率低一直被消費者所詬病,而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一些銀行針對V IP客戶有專門的辦理業務窗口,但也有不少銀行網點沒有專設窗口,V IP客戶可以隨時插隊優先辦理業務,這也給眾多普通客戶帶來了不便。

  點評:

  一位銀行業內律師認為,貴賓客戶享受的優先權利,是銀行對大金額客戶的人身財産安全提供的一種保護服務,這也成為了銀行界的行業慣例。但該律師也表示,“目前我國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禁止銀行的這種行業慣例。但這種潛規則卻背離了先來後到的原則和道德,銀行與貴賓客戶訂立‘無需排隊’的約定,是建立在限制了普通客戶權利的基礎之上的。”

  還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銀行應該完善網點設施建設,服務應該更加細化,讓普通客戶和貴賓客戶形成各行其道的格局。對於有些簡單業務也可以引導消費者在網上銀行進行辦理,節省在網點辦理普通業務的時間,提高服務效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