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本科生,就可以落戶成都。”近日,成都市關於吸引人才的各項激勵舉措引發社會廣泛聚焦。這也是近兩年以來,成都市連續以“一號文件”制定人才政策的落地配套,成都對人才的極度渴望呼之欲出。
長期以來,人才落戶政策一直是地方制定獎勵機制的第一位,這既吸引人才的第一要素,也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所在。如果人才進得來,卻留不住,到最後可能依然“不為我所用”,引進的人才因為落戶障礙而流失,就有些因小失大了。反過來,降低人才落戶門檻,甚至以各種“倒貼”的方式,主動為人才落戶提供各種便利服務,不僅體現出一個地方招賢引智的真誠真心真意,而且可以讓人才一開始就被地方的誠意所感動。留住人才,除了用錢財和職務,感情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不但本科生可以落戶成都,而且還為到成都來找工作的人才免費提供7天住宿。把成都政策與深圳、廣州、南京、武漢等地方政策作對比,各有韆鞦、各有側重,總歸,就是在人才市場上的一場政策博弈,這是一種好現象,有競爭才會有動力。站在國家層面,人才是富民強國的戰略性部署,“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中國自古以來恒久不變的人才觀。作為國家的地方單位,配套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政策,是推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務實之舉。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觀中可以發現,整個黨和國家對人才的渴望是急切的。筆者認為,人才這塊“蛋糕”既要分好,更要做好。 如果把社會現有的人才數量視作是一個不變的基數,那麼這塊“蛋糕”應該怎麼分?國家人才政策具有全球視野,地方人才應該具備全國視野,對於成都這樣的國家中心城市來説,也應該同樣具備全球視野。“不拘一格”的內涵就是不唯資歷、不唯年齡、不唯地域、不唯學歷,但並不意味著不分類別。古人云:“學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用好人才是選好人才的先決條件,唯有把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從事合適的工作,才能發揮人才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地方人才政策需體現差異化和針對性。如果“饑不擇食”地招而不用,那麼最後人才流失就會變得非常嚴重。
人才的形成,往往是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砥礪打磨的,如果能夠引進“招來即用”的人才,那是最好不過的,但這畢竟是少數,所以培養鍛造人才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抱著“外面的月亮比家鄉圓”的觀念大力招才引才,在培養造就地方人才上顯得有些不夠重視。就現實而言,培養選用地方人才的穩定性要遠遠高於從外地招引的人才。在大幅借用“外力”的同時,也應該練好培養地方人才的“內力”。唯有如此,才能把人才這塊“蛋糕”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台灣網網友:李丁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